县供电公司
让返乡农民用上“暖心电”
通讯员 孔琳
“供电公司服务效率就是高,按照联系卡的电话一拔,不到15分钟,就上门接通了电,还把家里的线路设施都检查了一遍,回家的感觉真好!”1月8日,商老庄乡李桥村刚刚返乡回家的村民刘奎元,逢人便夸电力服务贴心。随着春节临近,农村在外务工人员陆续返乡,为确保返乡农民安全可靠用电,自12月中旬开始,县供电公司超前谋划,多措并举,全力保障返乡农民工用电无忧。
该公司以15个供电所为单位,组织15支供电服务队,主动与当地政府、村委联系沟通,对返乡农民工进行调查摸底,提前掌握返乡农民工用电信息,为他们建立特殊“服务档案”,以便提供贴心服务。同时,挨村挨户发放“便民服务卡”,用电有问题时,只要拨打卡上的联系电话,供电所人员就会立即上门服务。该公司还推行“进一个门、找一个人、办全部事”的营业厅“首问负责制”,开通“绿色通道”,简化业扩报装业务流程,为全县返乡农民工查找线路设备隐患、业务咨询提供方便。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家里的导线、开关、刀闸、漏电保护器长期未使用,受潮湿、锈蚀、灰尘等因素影响,为安全用电埋下隐患等问题,供电服务队主动走访,义务检修用电设施,确保用电安全。
该公司在服务返乡农民工的同时,还通过在人口集中地方和各村庄张贴悬挂安全用电宣传标语,充分利用节前村民赶集的习俗和交费时段,积极做好安全用电知识的宣传,提高农民工们的安全用电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全县人民过一个欢快、祥和春节。
截至目前,该公司15支供电服务队已为近1000余户返乡农民工解决各类用电问题360多个,处理各类安全隐患125处,办理报装接电业务45起,发放安全宣传材料3600余份,受到返乡农民工的一致赞扬。
城市公交圆了我发挥余热梦
特约记者 方雷
我县城市公交开通后,给广大市民出行带来了便捷,给“上班族”带来了舒适,给学生带来了安全;而在希望桥,爱书人书店老板何文斌却这样说:“是城市公交圆了我发挥余热梦。”
68岁的何文斌,是拥有希望桥、商业街、佛山街、佛山中学4家分店的书店老板。据老人介绍,他1968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原县供电局、花键轴厂工作。1991年离职后,他开始了经商历程。或许是工作的缘故,或许是业务的需要,他经常走南闯北,看到大中城市开通公交,十分羡慕,心中始终有一个梦想:盼望着,盼望着,东平早日开通城市公交,个人受益匪浅不说,更多的是给群众出行带来方便。
一次有惊无险的交通事故,让他对城市公交望眼欲穿。那是2011年11月,他骑着踏板式电动车由希望桥书店返回平湖花苑家中。途中,一辆私家车主因边打手机边开车门,正好碰着紧随其后的何文斌。顿时,他摔倒在地,将胳膊擦伤。幸好他的车速不快,身体并无大碍。从此,年事渐高的他对骑车产生了抵触情绪,有时自言自语,开通城市公交有多好呀!
鉴于他学习驾驶超龄,为了进一步发挥余热,开展书店业务,2013年7月,他瞒着家人看好了时风牌电动轿车。当决定买车时,家人提出了反对意见。家人给出的理由是,这种车安全性能较差,暂时不考虑,再说下步城市公交要开通了,我们等等看吧。在家人的坚持下,他打消了买车的念头。
2014年12月17日,城市公交开通的消息忽如一夜春风,吹遍了东平。他激动得彻夜难眠。第二天,他第一时间与老伴一起办理了免费优待卡。之后,他逢人就讲:“感谢上级给老年人提供的优惠政策。退后一步,即使不给我们免费,我也愿意乘坐城市公交,因为城市公交方便、安全,家人更放心,城市公交的好处举不胜举。只要身体允许,我的事业将继续干下去。”
在他的影响下,老伴井绪英也成为一位“城市公交迷”。井绪英年轻时有一裁剪好手艺,从业长达30年之久。2008年以来,她每天晚上坚持到县委广场练习广场舞。活动结束后,她往往在县委打的回到平湖花苑家中。城市公交正式开通后,她带着孙女、外孙女从1路到5路,依次体验全程,观赏风景,别提心里多高兴了。听何文斌讲,一位同事家住县国土资源局家属院,买车的用途是接送学生。当听说城市公交开通后,他对何文斌遗憾地说:“要是早知道开通城市公交,我才不买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