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召开常委会议 |
12/24/2010 3:15:10 PM
添加人:刘晓
|
本报讯 12月17日,县委召开常委会议,研究“十二五”规划建议和县城西区开发建设等工作。县委书记陈湘安主持会议,县委各位常委出席会议,相关分工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中共东平县委关于制定东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起草情况,县委十二届八次会议工作报告起草情况,《关于加快县城西区开发建设的意见》,东平县督查工作考核办法,财政工作,《东平县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关于加快学前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首届“东平英才”评选、人才工作意见及全县人才工作会议建议方案,党组织设置调整有关事项,全县征兵工作等工作情况汇报,各位常委对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细致地研究和讨论,并对各项工作发展、完善、提高等提出了针对性很强的意见和建议。 就“十二五”规划的建议起草工作,陈湘安指出,“十二五”规划是今后我县五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我县今后五年发展的总遵循,制定好“十二五”规划,明确今后我县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方向,对于我县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十二五”规划的制定建议中,要切实总结好“十一五”的工作,既要总结好成绩和经验,也要总结好问题和不足;既要总结好工作层面的东西,也要总结好人的方面的问题;要真正找出东平发展可资借鉴的经验所在、比较优势所在、跨越发展的突破点所在,为“十二五”规划的制定提供准确、科学的依据。要切实确定好“十二五”规划的思路、目标和任务。要结合东平实际,在进一步加大转方式、调结构力度的同时,坚定不移地扩总量。对东平来讲,“三步跨”战略基本解决了东平的脱困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应该有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要把增加城乡群众收入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要目标任务,切实研究和解决城乡群众增收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城乡群众收入达到全市全省平均水平。要深入研究和谋划好工业、农业、旅游文化产业、城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加快优势产业、新兴支柱产业、城市化发展进程,力争到“十二五”末新兴支柱产业框架基本形成、城镇一体化发展框架基本形成。要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经济总量达到全省上游,单项工作进入全省先进行列。 就县城西区开发,陈湘安指出,加快县城西区建设是县委县政府加快东平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无论对加快城市化进程还是对加快东平文化旅游业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加快县城西区建设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各种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县城西区建设的重要意义,切实把握西区建设指导思想和目标定位。要按照高起点规划的原则,聘请国内高水平专家,坚持与产业发展、城镇规划、社区建设相结合,做到东平古城和水浒古镇两份规划的有机融合,南区、北区有机衔接,科学编制好西区开发建设规划。在建设上,水浒古镇要按照宋代风格来运作,主打水浒文化;东平古城,不但要挖掘宋朝时期的历史文化,而且要深入挖掘元、明、清等各个朝代的著名历史人物、著名历史事件、特色建筑、独特文化,集中展现东平历史文化精华,丰富东平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要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分门别类研究制定好加快西区建设的各项优惠激励政策和运作机制,聘请高端创意、策划团队,做好西区建设的宣传策划工作,加强各类资源的整合利用,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和全国知名文化企业、餐饮企业等高端客商群体参与西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一年搭框架、三年成规模、五年基本建成的西区建设目标,培育县域发展新的经济增长极。 陈湘安还对其它各项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记者 王庆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