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县由增幅跨越向增量跨越强势迈进 |
2/14/2011 10:32:50 AM
添加人:李华宁
|
本报讯 1月27日,县长赵德健在县十六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0年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既定的奋斗目标,团结拼搏,开拓奋进,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由增幅跨越向增量跨越强势迈进。
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主要指标位次前移。2010年,全县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2%,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9%,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7.7%,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1%,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2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33%,利润增长50%,利税增长50%。其中,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民营经济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等7项指标增幅列全市第1位,社会消费品零售额、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项指标增幅列全市第2位;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民营经济增加值3项指标增量前移2个位次,地方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5项指标增量前移1个位次;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收入总量跃居全市第三位,利润、利税总量均跃居全市第四位。 投资拉动成效明显,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全年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122个,总投资270亿元,目前已竣工75个。乡镇、街道新上、续建投资500万元以上的项目118个,已竣工或完成年度任务的111个;对上争取到位各类专项资金6.1亿元。 园中园建设强力推进,工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十大园中园实施过亿元项目26个,全部建成达产后,主营业务收入均可达到20亿元以上。瑞星工业园尿素产能扩大到200万吨,成为全国单厂产能最大的尿素生产企业;新东岳工业园综合经济指标跻身全国同行业前三位;光大工业园成为国内重要的纤维素醚、淀粉醚生产基地;东顺工业园成为江北最大的高档生活纸生产基地。规划建设了新兴产业园,引进了恒瑞科技、随身氧吧、中天科技、大唐发电等7个过亿元项目。县工业园区入园企业达到125家,被评为全省最佳投资园区之一。全县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同比增加24家、达到101家;利税过千万元的企业增加57家、达到121家。 开发管理并重,文化旅游业发展势头强劲。投资50亿元、规划面积300平方公里的水浒文化主题公园已对外开放,水浒影视城、水浒度假酒店、旅游中心码头、六工山山寨水寨、十里宋街等项目相继建成,戴村坝景区、昆山景区、稻屯洼国家湿地公园起步区、滨河生态公园、洪顶山景区、游客服务中心、东原阁等项目正加快建设。东平湖景区实行了集中统一管理。强化旅游市场培育,水浒文化旅游月被评为全省最佳县域旅游节庆品牌第一名。东平湖与台湾日月潭结成姊妹湖,与国内外600多家旅行社建立了合作关系。完善了旅游标识系统,开通了至济南、泰安的旅游直通车和景区公交车、旅游班船。东平湖景区晋升为国家4A级景区,水浒影视城被评为山东十佳景区、最震撼演艺和最具竞争力旅游景区。吸引了新版《水浒》、《剑侠情缘》、《楚留香新传》、《卜案》等10余个剧组相继进驻拍摄,影视拍摄游、明星探班游成为旅游的新亮点。 集约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得到新发展。规划建设高效观光农业示范园区60余处。新增瓜菜面积2.6万亩;新建速生丰产林1.6万亩、优质果品基地1.3万亩、农田林网4万亩、苗木花卉基地5000亩;新建规模养殖场365个、养鸭大棚425个;新增名优特水产养殖面积1万亩。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03家。成功举办了首届水浒东平农民英雄会。实施了小农水重点县、优质鱼产业、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移民开发、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土地综合整治、南水北调等工程项目,农业基础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集体林权制度等农业改革稳步推进。 城乡建设步伐加快,三产服务业繁荣活跃。加快实施城市开发重点项目,博物馆、文化发展中心、罗贯中纪念馆、人民公园、画家村等已完成主体工程,体育会展中心、文化创意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启动了文化发展线新区、佛山片区、滨河片区开发和5个城中村改造工程,商品房供应面积翻番增加。加快推进城市生态水系景观工程,主要节点清月湖、龙王湾、龙泉湖、荷花洲、金泉水街等已成功蓄水,白吉河整治取得初步成效。大力实施城市形象提升工程,对城区主要街道进行了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文化“五化”改造,新增城市绿地67万平方米,城市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扎实推进,首批17个社区相继投入建设。借助济菏、济徐高速、晋鲁铁路、京杭运河复航等工程建设的交通区位优势,规划了总投资80亿元、总面积6平方公里的现代国际物流园区,目前中央园区一期工程框架路、由瑞星集团投资的煤炭、农资、粮食交易中心正在建设。开工建设了儒原城市广场、华联国际大酒店等一批具有较高档次的商贸龙头项目,商贸服务业发展层次和水平不断提升。 民生事业持续加强,社会更加和谐稳定。年初安排的13件为民实事全部得到认真落实。积极实施全民创业工程,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8043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2188人。新农合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和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待遇标准持续增长。600套限价商品房和100套廉租房、社会福利中心、县职教中心、第四实验小学正加紧建设。平安建设扎实推进。 (本报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