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土催生满园春 枝繁叶茂花更艳

  站在白佛山的顶峰举目南望,一个个文化创意项目尽收眼底:东平博物馆、文化发展中心、东原文化创意产业苑、中国书画名家东平创作基地暨画家村、青少年活动中心、罗贯中纪念馆……行走在东平湖畔,水浒影视城、千年宋城、六工山山寨水寨、昆山山寨、黄石悬崖等一个个文化旅游项目屹立眼前……近年来,我县依托丰富的文化资源,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方式、调结构、扩增量”的战略抉择,从抓文化产业项目入手,加快文化资源产业化步伐,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崛起,打造支撑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
  我县文化资源丰富、底蕴深厚,有着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良好基础和条件。为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县委、县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成立了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的全县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委常委会每季度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文化产业发展问题。制定出台了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县财政每年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确定一批项目,以资助、贴息、奖励等方式予以扶持。制定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布局规划,在深入调查和广泛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两城三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框架。“两城”即打造县城主城区为现代文化产业集聚城,州城副城区为历史文化产业集聚城;“三区”即规划建设白佛山文化产业园区、水浒文化产业园区和运河文化产业园区。
搭建文化产业载体平台 实施项目带动
  为顺利实施这一科学合理的文化产业布局规划,我县围绕壮大文化主导产业和提高产业集聚效应,扎实推进文化产业载体建设,实施项目带动,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08年以来,我县策划包装了60多个文化产业项目,已开工建设和有投资意向的项目达51个。在项目推进中,坚持在建项目抓投产,签约项目抓开工,意向项目抓落地,形成了项目建设滚动发展的循环机制。围绕白佛山文化产业园、水浒文化产业园、运河文化产业园三大园区建设的38个重点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其中,博物馆、文化发展中心、罗贯中纪念馆、千年宋城一期工程等多个单体项目主体建设已接近尾声;水浒影视城、水浒度假酒店、六工山山寨水寨、昆山山寨、二龙山山寨、桃花山山寨、石碣村、戴村坝景区主体建设工程均已竣工;太阳城(青少年素质培训中心)、图书大厦在去年深圳文博会上签约落地;东平湖水上运动训练中心、东平县体育会展中心在山东省第三届文博会上签约,其中东平体育会展中心已开工建设。同时,东原文化创意产业苑、安山运河古镇等一批新的项目正在进行开工前的准备工作。
深化文化与旅游融合 打造响亮品牌
  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积极探索文化和旅游的有机融合,打造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和品位,提高旅游吸引力,推动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我县依托特有的文化资源优势,重点打造了水浒文化、运河文化、佛教文化、龙舟文化、名人文化等特色文化品牌,进一步提升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和后劲。通过建设水浒文化产业园、举办水浒文化旅游月、丰富水浒旅游商品,不断拓展水浒文化品牌的内涵和外延。新版《水浒》《剑侠情缘》《卜案》《楚留香传》等电视剧均在水浒影视城拍摄取景;9月15日,我县举办了世界小姐获奖佳丽花车巡游东平活动,有40多个国家的世界小姐参加“世界携手东平、东平走向世界”活动;“水浒东平杯”山东省第二届导游技能电视大赛也于2010年10月18号在水浒度假酒店举行。如今,“水浒东平、水上东平”已成为我县对外旅游宣传的一张靓丽的名片。2010年,在被誉为中国旅游界的“奥斯卡”奖的中国旅游品牌总评榜颁奖仪式上,我县捧回“好客山东年度县域旅游十强”、“山东旅游十佳景区”和“山东旅游最震撼旅游演艺”三项大奖……
建立多元化投资平台 实施市场化运作
  我县以市场化运作为突破口,在管理体制、经营机制、效益评价等方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以多元化投资方式和灵活的市场化运作,多渠道破解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难题,使文化资源快速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积极对上争取。抓住当前国家增加投资、扩大内需的机遇,瞄准上级重点扶持的文化旅游领域,把文化产业融入旅游开发、城乡建设等,精心策划、论证、包装项目,全力开展对上争取,力求在国家、省专项资金中得到更多的支持。强化招商引资。策划包装文化产业招商项目,加大宣传推介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吸引多种资本投资文化项目建设。水浒古镇与影视基地项目由多家公司共同出资建设,是集休闲度假、影视拍摄、游客集散、景观地产于一体的新型文化产业聚集区。中国书画名家创作基地由山东国画院投资,集奇石苑、古树名木苑、名家字画展示长廊、画家创作中心、画家村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仿古园林式景观建筑。突出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资产、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制定优惠政策,挖掘潜在资源,盘活闲置资源,以政策换资金,以资源换资金。截至目前,我县在建的县博物馆、文秀大剧院、罗贯中纪念馆、画家村等一批文化产业、文化事业项目通过这种办法成功破解了资金难题。搭建融资平台。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文化产业,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安排一定政策性贷款用于发展新兴文化产业,对新办文化产业项目发放优惠利率贷款或与财政资金相配套的贴息贷款,有力地促进了全县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谢飞 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