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水观音主题文化广场建设已近尾声
  本报讯 “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浩浩红莲安足下,湾湾秋月锁眉头。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枝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被民间奉为智慧和慈悲化身的观音菩萨雕像,在不久的将来即将与世人见面。经过广大建设者半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县重点建设项目-圣水观音雕塑主题文化广场建设主体工程目前已经基本完工,项目建设步入尾声。
  圣水观音雕塑主题文化广场位于风景秀丽的白佛山前,整个广场由新建的巍峨庄严的山门,圣水观音主题雕塑、佛教造像群雕、钟鼓环音廊、观音文化墙、十六艺术柱等组成。广场平面整体造型呈圆形,全半径50米,主雕塑高20米,其中观音像高6.19米,广场四周设计十二生肖许愿池、钟鼓环音廊等设施,主雕塑下方是“天龙八部”雕塑和十二生肖雕塑,现场由雕塑、灯光、音响、喷泉、水幕电影一起演绎出庄严、神圣、梦幻般的震撼意境。
  该项目在设计上充分吸收和借鉴国内著名佛教建筑空间的设计理念,使白佛山深厚的佛教文化和神奇秀美的自然景观相结合,立足白佛山景区的整体空间布局和文化构思,以佛教文化为载体,以艺术表现形式为手段体现佛教景观的人文内涵,展现佛法与艺术、艺术与人文由表到里的相融并摄,注重自然地理、建筑景观、宗教心理、美学等多元知识的统一协调,着力弘扬中国佛教文化精粹 ,全力打造北方最具吸引力、最具震撼力、最具观赏力的祈福文化场所。
  该项目以“观音智慧”为根本内容和追求目的,构思设计以观音文化经典为主题,造型依照观音文化经典-《悲华经》、《法华经》内容依次展现,通过观音文化墙、十六艺术柱、十二生肖的艺术传达,提供观音文化展现的完整画卷,形成层次分明、连贯一体的观音文化空间景观,从发心到觉悟依次展示“观音”的核心主题思想,使世人在观赏、游览的过程中领略观音文化内涵,使人们在“情”与“境”,“心”与“物”,“理”与“事”的交融中,在视听触等多元的感知中通达艺术的、宗教的、道德的完美圆融之境。
  该广场所有设计无不凸显佛教文化的符号和内涵。山门前地下饰砖以佛教符号“卍”造型,一块块小瓷砖组合成一个大大的“卍”型图案。观音像高度与其成道日农历6月19日数字相契合;十六艺术柱则根据佛教典籍《法华经》--普门品佛教经典教义观音行为为表现内容;观音塑像下的“天龙八部”则代表经常听佛讲法的八种神道怪物,因为其以“天”及“龙”为首,所以称为《天龙八部》; 广场上的灯饰、图案多以莲花造型为主,处处让人领略“一念心清净,处处莲花开; 一花一净土,一土一如来”的佛教至高化境。
  该工程由县住建局承建,上海现代建筑有限公司、南京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瑞相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负责工程主体雕塑铸造及施工总协调,负责灯光、音乐制作、喷泉及音响设备等后期配套工程的总制作、安装和调试运行。其中,观音主雕像选用美国进口的锡青铜铸造;广场音乐聘请我国知名音乐人王振宁配制,为中国第一家室外环绕立体声。整个工程的设计到建造皆由专家团队着力打造,配合航天技术、高端材料的率先使用,使该工程从设计、施工到质量、效果都堪称江北唯一。
  为加快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县住建局成立白佛山景区工程建设指挥部和由质监、安监、监理参加的质量安全检查小组,抽调精干业务人员和设计、生产厂家的技术人员盯靠在工程建设第一线,广大建设人员团结协作,扎实肯干,周密协调,合理运作,于今年5月份破土动工,至目前,工程土建部分施工和主体雕塑的安装已初步完成,正在进行系统调试,12月份将正式向游人开放。           (文/王庆海  图/于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