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力促农民增收
  本报讯 州城街道以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从全街道农业生产的实际出发,抢抓农业生产的有利时机,积极引导群众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断迈出新步伐,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全街道新增特色作物种植面积5000亩、养殖面积2000亩、渔业养殖面积4800亩、渔业观光示范园2000亩,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105元,同比增长20%。
  种植业结构调整上规模。今年入秋以来,州城街道抢抓机遇,充分利用秋收的有利时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早部署,早动员,早发动,以徐庄村为中心的蔬菜种植基地继续向周边延伸,在原来瓜菜规模种植面积10000亩,冬暖式大棚、大拱棚226个的基础上,刘桃园、后莲湾等二十个村又调出土地近5000亩,分别用于蔬菜种植、农产品加工、苗木花卉、养殖以及两菜一粮的种植等,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在稳步推进胡萝卜、土豆、牛蒡产业发展的同时,还引进了山药、花菜、芹菜等品种进行示范种植,使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品种不断丰富,形成了以徐庄、文庙、于海、水城湾为主的四个高效农业示范园,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益,让农民群众通过结构调整得到更多的实惠。
  规模养殖鼓起农民钱袋子。在绿达禽业、州城牧业、于海村万只獭兔规模养殖的基础上,州城街道继续发展麻鸭、鹅、生猪等品种的规模饲养,以解河口、各针园、杜尧洼为主形成畜牧养殖小区。目前发展周边各村养殖户300余户,形成了规模和产业。李桃园生猪养殖基地近期将填栏,解河口10万只麻鸭养殖基地已开工建设,杨庄的麻鸭养殖基地正在建设之中,各针园的大白鹅已存栏,西郑庄存栏麻鸭1万多只,规模养殖正在州城积极兴起,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新路子。
  水产养殖量大质优。州城街道不断扩大水产养殖的面积和质量。今年共发展标准化池塘建设2000亩,标准化养殖场2000亩,渔业观光示范园2000亩,渔业养殖面积达4800亩,完成渔业水产品产量3315吨,全面实施了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建立了养殖生产日记志、生产档案等各项工作制度,使水产品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的同时,水产品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养殖户从中受益不匪。  (刘文红 张梅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