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东平经济支柱产业 |
3/21/2011 9:19:33 AM
添加人:刘晓
|
本报讯 3月16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湘安在调研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情况时强调,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抢抓发展机遇,优化产业布局,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全力打造东平经济支柱产业。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王长勇,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靳兆宏陪同调研。
陈湘安首先来到画家村施工现场,察看工程进度,了解画家村的规划设计、工程建设、工期安排等情况,他要求责任单位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严格质量标准,强化监理监督,保证工程质量,打造精品工程。在运营上要高端定位,邀请国内知名书画家到画家村写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采用先进的商业运作模式,提高画家村的知名度,扩大画家村的影响力。 随后,陈湘安来到博物馆察看室内装修进展情况,对工程进度表示满意。他希望施工单位要把博物馆打造成样板工程,保证质量,保证效果。要加快装修进度,统筹安排好各个环节,争取早日投入使用。陈湘安还来到文化发展中心、文化创意园和罗贯中纪念馆进行实地察看,对项目建设提出具体要求。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陈湘安讲了重要意见。他指出,文化产业是伴随着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而产生并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是以文化作为主要资源,通过生产经营和市场运作而赢利,为消费者提供精神产品和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文化力量的企业和行业的总称,是一个涵盖文学艺术业、广播影视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等在内的庞大的产业系统。我县文化资源十分厚重,基础较好、优势突出,如何将这种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实现文化的产业化,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更是经济建设的重大任务。 陈湘安指出,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科学确立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要积极探索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途径。充分挖掘文化内涵,把东平特有的、有特色的文化资源用市场的手段开发经营,尽快实现实体化、产业化。积极推进文化与传统产业的融合,运用东平特色文化元素对传统产业进行策划包装,大力发展农业观光游等文化旅游产品,提高传统产业品位和档次,创造新的消费需求与市场空间。要加快佛山文化产业园、水浒文化产业园和运河文化产业园规划建设,精心策划包装建设一批产业基地、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竞争主体、打造一批知名品牌。 陈湘安强调,实现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必须有强有力的推进措施作保障。加快建立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企业和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合力推进全县文化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制定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前瞻性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吸引更多的民间健康资本投入文化产业。各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加强协作,努力把文化产业培植壮大,为实现东平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靳兆宏就文化产业发展讲了意见。 (记者 杨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