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街道传统农业加快向高效观光农业转型
      本报讯  近日,笔者途经贯中大道,看到两侧施工人员正在紧张有序地施工。“这是在建设藕池,我们在去年莲藕种植的基础上,继续扩大种植规模,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街道工作人员告诉笔者。目前,贯中大道两侧莲藕种植面积已达到5000余亩。
      近年来,东平街道借助优越的资源禀赋和凸显的区位优势,以外向型经济为动力,筑巢引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街道瓜菜面积1.2万亩,主要分布在古台寺、罗庄、宿城、营子南部平原,其中保护种植面积3000亩,冬暖式大棚150个,大小弓棚520个;现有经济林9500亩,畜牧规模养殖场95个,水产养殖面积8000亩。
      特色种植,地里长出“金疙瘩”。“去年俺家6亩的核桃树就挣了6万多元。”在东海子村的核桃户张东杰眼里,个大皮薄的核桃就是从树上长出的“金疙瘩”。“因地制宜,适当集中”是东平街道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的指导思想,他们规划建设各种经济作物生产基地,并大力培植农村经纪人队伍,成立各种专业合作社,种植户根据经纪人、合作社和生产厂家提供的信息及时调整种植品种和规模,规避生产风险。目前,在东海子、王村已发展优质核桃基地达到4000多亩;在无盐村发展大樱桃生产园800亩。今年还将发展茶树、有机蔬菜等经济作物6000余亩。
      观光农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近年来,东平街道结合全县旅游发展大局,依托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制定出观光农业发展“路线图”,建成了一批集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批发、销售和旅游观光采摘、体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效农业园区。通过高效园区农业推动旅游观光农业发展,着重加强棚室(温室)、水、电、路、林等观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观光园区和产业带建设,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目前,在稻屯洼高效农业示范园,沿贯中大道两侧规划8000亩,其中种植莲藕5000亩、苗木花卉2000亩、有机蔬菜1000亩。在稻莆香生态园,将投资5000万元,规划建设3000亩生态园,建成集餐饮垂钓、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生态园。
      规模养殖、特种养殖,促成养殖业由传统向现代“转轨”。 东平街道引导村民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特色养殖,增加农民收入。在营子村建设投资500万元、占地30亩、存栏2000头、年出栏6000头的生猪养殖园;在金牛农场建设投资1200万元、占地100亩、年存栏6万只的麻中鸡养殖园。同时,东平街道还借助全县旅游大发展的形势,大力倡导村民进行珍禽养殖。在养殖品种上,聘请省内畜牧养殖专家对天气条件、地理位置、水质环境等因素进行了全面勘察,确定了各类适宜饲养的特色品种。同时,联系多个销售渠道,实行定向养殖。目前,在珍禽养殖基地已成功引进大雁、白天鹅、火鸡、孔雀、黑天鹅等多种珍禽品种。(李秀春  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