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父老乡亲走上致富路
      自上任那天起,郑灿宾就喊出了“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的标语。他身体力行,垫付资金,和村两委一班人,带领群众大力发展旅游业,让全村群众逐渐走了富裕路。
      敢挑重担,真心为民办实事。上任伊始,郑灿宾就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多方筹资120万元,硬化了村内所有街道,让每户群众吃上了放心自来水,新建了办公场所和文化大院。为办成这三件事,郑灿宾个人垫支了40万元。这三件实事,件件办到了群众心坎上,群众非常满意。他们都认为郑灿宾能干事、能干成事,当初没有看走眼,没有选错人。
      敢趟新路,选准旅游干事业。2009年初,县委提出了“双线串珠”的旅游发展框架,郑灿宾敏锐地看出其中的发展前景。他和支部一班人带领100多名乡村居民自带钢钎、铁锤,天天头顶烈日,脚踩悬石,披荆斩棘,经过三个月苦干,开挖、硬化环山路2300米,砌垒通山石阶496级,建成山寨石亭一座,开辟硬化1300平方米的停车场一处,疏通通往“月岩寺”和“擂鼓石”两处景点的碎石路790米。接着,借助新版《水浒》在我县拍摄的机遇,投资1000万元建设了“三打祝家庄”拍摄基地。投资120万元的月岩寺古迹修复工程也已完工。“三打祝家庄”拍摄基地和月岩寺成为该村旅游业的另一个亮点。2010年又筹资1000万元,建设了旅游码头、文化广场,新修环山旅游道路4000米。
      敢闯难关,要让荒山变金山。郑灿宾带领村两委一班人挖掘本村依山傍水的旅游资源优势,大胆规划,启动建设了占地620亩的高标准生态观光园。观光园基础设施建设缺口资金巨大,郑灿宾以不怕“跑断腿、磨破嘴”的毅力,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保证了工程建设顺利进行。目前,生态观光园雏形已现。 “生态观光园”建成后,周边受益群众可达4000多人,每年可创收入280万余元,为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