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今年初,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陈湘安同志在全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牢牢把握转方式、调结构、扩总量这条主线,在大力实施“优势突破、城市带动、创新驱动、环境优化、惠民优先”五大战略过程中,努力以更高的境界谋划发展,以更大的气魄推进发展,以更多的成果衡量发展。时光如白驹过隙,锵锵之音犹在耳边。今天本报开辟专栏,从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着眼,图文并重,更加直观地展示近年来我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诠释一个强势崛起的东平,一个创新包容的东平,一个催人奋进的东平。
佛山公园,因山有隋代佛雕——释迦牟尼摩崖造像而得名。另,各种菩萨、罗汉、金刚造像若干,造像风格为中原石刻技艺,形态生动,精美传神,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宗教研究价值。
佛山公园位于文化发展线北端,北起白佛山,南至佛山街,长900米,宽400米,规划面积36万平方米,总投资1亿元。由上海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中心规划设计,规划引用“如意宝瓶”的设计理念,造型为“如意”与“宝瓶”结合体,用“如意”的造型来打造佛山公园的核心部分,“宝瓶”的造型则是佛山公园主体的外轮廓线,如意道路外侧各修建一条宝瓶道路,“瓶口”位置对称设有停车场,“瓶”取与“平”谐音。
佛山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圣水观音雕塑广场,目前也在紧张施工中。主体雕塑由佛教造像群组成,高20米,其中观音塑像高6.19米。雕塑四周设计十二生肖许愿池、钟鼓环音廊等景观,雕塑、喷泉、灯光等各系统,伴随佛教音乐,不断变幻各式造型和颜色,呈现庄严、神圣的意境。该项目将于今年10月完工,建成后,白佛山将成为北方佛教文化圣地和山东祈福文化旅游的重点场所,成为我县旅游的又一主打品牌。
佛山公园由南向北依次为如意广场、宝鼎广场、金螺广场。如意广场由入口大台阶、主题雕塑“同心至境”及外围树池群组成。“同心至境”代表了“同悟一心”,寓意儒释道合一、水田山合一、天地人合一,反映了和谐的自然理念;宝鼎广场位于地块中部,平面呈椭圆形,面积4000平方米,广场中心置雕塑——青铜鼎;金螺广场为台地式广场,位于地块北部,面积1万平方米,台地式花园中间采用中国结图案的大型种植坛,代表了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
这盛满浓浓夏意的佛山公园,游人可临山而吟,驻心静虑,有幸参悟佛教文化中“诸佛妙理,非关文字”的玄妙深厚,可谓一片净土。
(文/牛娜 图/于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