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山乡中学的教育密码 |
9/13/2011 11:47:51 AM
添加人:李华宁
|
(上接第一版)为保证制度执行的合理公正,每年和每个学期的考核由考核小组按照各种成绩进行公开的评定,考核的项目、成绩面向每个人公开,所有的成绩和数据都有据可查、有据可依。每个教师也可以根据考核方案对自己的教育教学状况进行自我评估,如感到自己评估的和学校评估的有较大差异,可以与考核小组共同重新计算评定。
考核的内容共同议定,考核的程序共同议定,考核的过程教职工全程参与,考核的结果向全体教职工公示。科学的评价机制,既达到了奖勤罚懒、奖优罚劣的目的,让每一个优秀教师经济上得实惠、政治上有地位,而最大的作用还在于它搅动了一池春水,让优秀者更有动力,让落后者倍感压力,人人争先,人人抢优,人人不甘居人后的结果让教师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发挥,从而勾勒出一幅百舸争流的精彩画卷。 密码之二:忠诚、奉献和爱心的优秀群像 教师是教育中最关键最直接的因素,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直接决定着学生的前途和未来。在梯门中学一个个闪光成绩的背后是一群闪烁着对教育事业忠诚、甘于奉献、充满爱心的教师群像。 梯门是一个山乡中学,76名教职工,25个教学班,1610余名学生,其教育教学设施、师资水平等与全县其他乡镇中学相比不但有着一定差距,而且在有些方面差距还很大。但是全体教职工却用他们对教育和学生们无私的热爱,让一项项硬件差距的鸿沟变成了通向辉煌成绩的坦途。 校长王伟告诉记者,他每天晚上夜深人静查看学校的时候,总看到有些办公室依旧通明,很多时候很多教师都是在他的劝说下才离开去休息。副校长刘传民告诉记者,在梯门中学每一个教师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一大摞厚厚的教育理论书籍和教学参考书籍,利用每一个空闲时间了解最先进的教育理论、教学模式,研究和探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研究、探讨和交流对学生管理的有效方法是该校教师的优秀传统。在采访时,他们告诉记者,不是我们的教学水平有多高,而是我们的付出比别人多;当教师,就意味着要耐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要无私的奉献;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我们就没有理由不做好;教师是个良心活,就是做一天我们也要对得起孩子、对得起家长、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而在这些朴实话语的背后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个闪光的灵魂。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没有爱心的教育永远结不出灿烂的果实。在梯门中学,几乎每一个教师身上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和事迹。 魏绪华老师班中曾有一位同学父亲离家出走,母亲精神分裂,祖父母年迈失去劳动能力,家庭极端困难,在这名学生行将辍学的关头,他多次家访,并决定出资救助该生完成学业,同时呼吁社会为该生建立起救助长效机制。在他的帮助下,该同学以优异成绩升入高一级学校就读,并且学习状态良好。而问及像这样被他救助过的学生有多少时,他说,他自己也记不清了。但是他说,每当看到困难的学生,他心里就不是滋味,如果还有,他会一直这样坚持。 陈越老师,在担任班主任一年的时间里,利用节假日星期天走访了本班所有学生的家庭,上学期一名学生患脊柱炎住院,陈老师亲自赴济南看望学生,并送上1000元现金。 带病工作的汤霞老师,身体虚弱却长期坚持的张玉斌老师…… 聆听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对这些人肃然起敬。看着他们陶醉、充实而又充满激情的身影,我仿佛明白了很多、很多。 密码之三:精细管理的促进功能 漫步梯门中学校园,道路地面干干净净,一尘不染;房前屋后自行车摆放整齐,像受阅的部队;宿舍楼走廊内名句格言引人深思;宿舍里面内务整洁,物品有序。教学楼上,走廊里壁报栏版面设计别致,作品丰富多彩;教室内班训催人奋进,体现特色;课堂上,学生们人人参与、人人守纪;办公室内,环境清雅,教师伏案认真工作…… 任何的管理都源于制度建设,没有制度的管理和疏于制度的管理从来都不会产生出良好的效益。近年来,梯门中学坚持完善学校制度建设,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精细化。他们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意见,先后修订、完善了囊括教育教学方方面面五大系列132项规章制度,并汇编成册,实现了管理的无缝隙和全覆盖,形成了一整套学校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 在班子建设上他们提出了打造“讲责任心,讲上进心,讲事业心”的班子建设理念,要求教师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要求教师不做的,干部坚决不做,让每一个干部成为教师行动的示范和楷模。 在教师队伍建设上,他们一方面抓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抓教师业务素质和能力提升,一方面深入挖掘教师内在活力和潜力。“怎样做一名优秀教师”大讨论、中青年教师“一带一”帮扶工程、教研合作研讨机制、集体备课制度、研讨课和观摩教学等一系列措施和制度的实施,让各种教研活动在学校此起彼伏,使教师的各种能力在不断地学习、借鉴、交流中迅速提升。 在学生管理上,不断完善政教团委、班级、家庭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教育模式,以晨会、班会、家长会为主阵地,以班级纪律、卫生建设为主抓手,不断强化学生德育自治意识和能力。成立学生会和其领导下的纪律、卫生检查小组,由学生自己检查自己,自己评选自己。家校共管、学生自治,有效提升了学生在各种场合和活动中表现出的组织纪律性,俨然成为梯门中学学生的“标签”。 编者的话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梯门中学的成功本没有什么密码所在,而其成功背后的故事却不能不让人深思。我想如果所有的教育工作者都怀着对教育的无比忠诚、无比热爱,把身心真正献给学生,献给事业,努力创新,无私奉献,那东平的教育一定会迎来星光灿烂、繁花似锦的明天,东平的教育一定会蓬勃奋起,展翅翱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