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门精神文明建设“给力”经济发展
      本报讯   梯门镇以全县“倡树文明新风、争做文明市民”活动开展为契机,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干部群众综合素质明显提高,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该镇充分发挥村级自治组织的积极作用,以村风、民俗、习惯为重点,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引导各村制定完善了村规民约,规范了村民行为,引导村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完善了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并发挥其作用,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抵制封建迷信,杜绝黄赌毒,反对邪教,破除陋习。大力提倡和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消费观,形成文明向上的新风尚;同时,以全县道德模范评选申报工作为契机,引导各村群众争当“星级文明户”、“文明诚信户”和“好儿女”、“好婆婆”、“好夫妻”等;另外,引导各村积极投身创建“平安梯门”活动,组织各村民兵应急分队、治安巡逻队积极协助公安机关担负巡逻值勤任务,为经济发展、全民创业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陈楼村为提高干部群众的法律素质,一方面在全村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引导村民自觉做到学法、用法、守法。另一方面,坚持依法进行民主选举、突出民主决策、实行民主监督、搞好民主测评,认真落实“依法治村、民主管理”等制度,大大提高了村民的参政议政能力,使广大群众充分享受到了政治上的权利。东柿园等村充分利用镇农经站联系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在农副产品生产经营过程中增强绿色环保意识、质量安全意识,严格遵守生产规程和技术规范,不掺杂使假,不以次充好,不破坏环境,不违规使用各种添加剂、生长素、农药等可能危害人畜生命健康的各种制品,生产出的西红柿、泡椒等无公害绿色蔬菜远销济南、青岛等地,有效地增加了群众收入。
(韩永勃   王庆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