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街道 筑牢信访稳定的“铜墙铁壁” |
10/8/2012 11:42:42 AM
添加人:熊金华
|
本报讯 信访稳定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总开关。东平街道根据信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时刻绷紧保稳定促和谐这根弦,通过“源头预防、带案下防、公开接访”,实现了工作重心由“救火”向“灭火”转变,工作的“主战场”由信访机关向一线转移,工作目标由化解案件向消除问题产生的土壤转化,初访化解办结率明显提升,信访秩序明显好转,以此带动了信访工作的新突破,为辖区健康和谐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超前预防,守好“第一关”。该街道承担的县里重大工程和自身建设任务十分繁重,因征用土地和拆迁容易发生信访事件。为防止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不稳定事件,街道主要领导在每一个项目实施前一律进行信访风险评估,征询群众意见,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杜绝了工程还没开始,就出现群众上访事件的发生。正是前期扎实细致的工作,换来了城中村改造项目、稻屯洼湿地公园起步区、县工业园区项目建设、体育馆建设等各项重点工程的顺利进行。 带案下访,解开“死疙瘩”。对受理的各类信访案件和信访隐患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逐一列出名单,建立台帐,逐案落实好下访带案领导、责任部门、下访要求、办理时限和标准。据了解,街道组成了8个下访小组分别深入城中村、工业园区、职教中心、体育馆等大项目建设现场。通过下访排查做到信访苗头早发现、早介入、早调处。针对信访工作中的“疑”、“难”、“杂”等案件,采取因人制宜,一户一策的办法,对上访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化解的事情马上予以答复和解决;对暂不具备解决条件的,耐心做好群众思想工作,疏导解释到位;对“情理之中、法度之外、政策之外”的问题,本着“摸清心态、对症下药,把握政策、依法办事”的原则,讲明政策,讲清道理,深入细致地做好教育安抚工作,促其息诉罢访。 领导接访,打好“主动仗”。“当群众六神无主上访时,政府要做其主心骨,帮其理清思路,出主意、想办法,千万不可拒之于千里之外,造成其迷失方向,越级上访。”这是街道党工委书记仲光亮在信访工作碰头会上经常说的一句话。街道坚持每月5日由党工委书记、20日由办事处主任公开接待群众来访,做到了有访必接,有案必果,满足了上访人“见想见的人、说想说的话”的心理期待,保障了来访群众的利益,维护了良好的社会秩序和信访秩序。截至目前,街道主要领导共接访20余个工作日,接待来访群众30多起,60余人次。当场解决信访问题18起,立案12起,现已全部处理完毕。 (侯存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