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掉村级债务包袱 精心谋划特色产业 加快强村富民步伐 |
11/19/2012 3:27:41 PM
添加人:王京玉
|
本报讯 11月16日,县委书记、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德健到沙河站镇调研工作。他强调,村级要发展首先要甩掉债务包袱,轻装前进;同时要依托优势资源,精心谋划特色产业,切实加快强村富民步伐。
赵德健十分关心村级债务化解工作,他首先来到沙河站镇柏村集村,就化解村级债务、加快村级发展等工作与村两委成员进行座谈交流。他指出,村级债务的产生犹如沉重“包袱”,压痛了农村的“肩膀”,对农村经济发展、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农村社会稳定造成严重危害,损害了农民的根本利益。积极稳妥推进村级债务化解,首先要进一步摸清债务底数,制止新增债务,同时结合“三资”清理,分门别类进行规范管理,妥善处理。要建立新增村级债务防范机制,进一步加强对村级财务和各项收支的审计,使村级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村级收入的逐步提高,要围绕幸福乡村建设,以“幸福乡村”工程为载体,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工作措施,搞好村内街道两旁的绿化、亮化,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 在小王营村、华堂村,赵德健指出,要建设坚强有力的村级班子,不断提高支部书记队伍的思想素质和宗旨意识,凝聚人心谋发展,使他们成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和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要依托自身优势,创办各种类型的合作社,大力发展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努力延伸产业链条,尽快探索出一条规模化、专业化、组织化的发展路子。要紧紧围绕土地资源做文章,利用生产路、街道排水渠两侧、闲置荒片等种植苗木花卉,发展边角经济,助推富民强村。要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每年办一批顺民意、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在蔡庄店村,赵德健指出,村级带头人是一个村发展的关键,选好一个带头人,就能致富一个村、富裕一方人,要把发展能力强不强作为选拔农村带头人的首要标准,把发展效果好不好作为考核农村带头人的主要依据;要始终把发展作为村级班子的首要任务,通过发展惠及群众、凝聚群众、教育群众,提升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实现上述目标就需要基层党支部书记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先进找差距,更新观念促增收,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素质和能力。要多渠道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广辟农村外部增收渠道,大力培育特色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切实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要关心照顾好弱势群体、困难家庭的生产生活,让他们切身感受到党委、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赵德健指出,第一书记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帮助村两委理清发展思路,切实用好各类扶持政策,依托各种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真正为后进村解难事,抓一些利长远的事。镇党委政府要为支部书记和第一书记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把村干部的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改善民生上来,确保基层工作扎实稳步推进。 (本报记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