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站镇 “四化”引领农民“向幸福出发” |
12/10/2012 10:42:46 AM
添加人:王京玉
|
“建成小康社会”是十八大报告中的重要内容。如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建设,让农民早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沙河站镇通过“四化”,引领农民“向幸福出发”。
“调整规模化”。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八大报告中的题中之义。沙河站镇地肥水足,土层深厚,素有“东平粮仓”和“东有汶阳田,西有沙河站”的美誉,常年种植瓜菜4.5万亩,平均亩产值在7000元以上。但由于该镇人多地少,长期以来,农民经济收入一直难有大幅度的提高。为破除发展瓶颈,推行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经营,该镇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以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为目标,积极与山东农科院、泰安亚细亚、东平农源农资、寿光国际蔬菜批发市场联合成立瓜菜合作社,并通过“订单农业”,对现有种植方式进行了革新、调整,在确保农产品销路的前提下,调整种植有机芦笋1000亩,有机山药2000亩,无公害土豆8000亩,西瓜3000亩,大葱4000亩,牛蒡1.8万亩,丹参700亩,黄葵500亩,通过采取“三种三收”、“四种四收”等先进种植模式,平均亩产值达7000元以上。在此基础上,新增投资783万元,建大棚、大拱棚1000多个,平均亩棚效益超万元,瓜菜种植总收入达3亿多元。 “环境优美化”。生态文明建设是党的十八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一环,沙河站镇以“幸福乡村工程”建设为抓手,从建设生态村庄、解决群众急需的街道硬化、庭院净化、街道亮化、村庄绿化、环境美化工作入手,集中对镇村环境进行了综合整治。通过实施镇村“靓化”工程,投资1000多万元,硬化村内街道100多公里,修建排水沟200多公里,粉刷墙面3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110多盏,安装电子监控摄像头450多个,建垃圾池230多个,成立镇保洁协会1个,组建村级保洁队65个,每天早、晚两次打扫街道,对生产生活垃圾做到了日产日清;通过实施“三网”绿化工程,植树8.5万株,沿街栽植花草1.7万平方米,村庄绿化率均达100%;通过实施“一池三改”工程,建户用沼气池3000多个,改灶2900多个,改圈3200多个,改厕3000多个,安装太阳能5000多个,解决了柴草乱垛、粪土乱堆、垃圾乱扔、污水乱泼、畜禽乱跑的问题,净化了农村环境,让人民群众更加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先进成果。 “生活保障化”。十八大对民生问题更加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也一直是该镇党委政府的心之所系。为解决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的问题,该镇876万元,新建2300平方米的中学综合教学楼1栋,1400平方米的小学教学楼2栋,1200平方米的中学学生餐厅一处,购置电脑150台,更新桌椅300余张培训教师110多名;为解决农民群众老有所养、贫有所救的问题,该镇筹措资金420多万元,为5.2万名农民办理了新农保,将975户1815人纳入了农村新低保;为解决农民群众老有所医的问题,该镇投资270万元,改造装修了镇中心卫生院,购置了全自动化分析仪、遥控摇篮X光机、手术床、彩色B超等医疗设备,完成了35家村卫生室市级规范化达标;为解决农民群众看病贵的问题,该镇筹措资金350万元, (下转第三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