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街道 把握精神实质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
  本报讯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最具实践意义的战略对策。”州城街道以十八大精神为纲,深刻领会和把握十八大精神在经济发展中的指导意义,根据地方实际,着力加强城镇建设,发展项目经济,调优工业结构,提升现代农业水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城镇化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大的潜在内需,也是支撑中国经济未来高速增长的最大动力。城镇化不仅是引发消费需求、带动投资增长、推动经济服务化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培育创业者和新型农民、实现安居乐业市民梦的重要手段。”街道科学谋划,合理布局,不断提升城镇建设水平。在完成曙前、曙东、曙西、百兴街等城内主要道路硬化的基础上,加强城镇执法,规范经营秩序,实现24小时环卫保洁,保证路面畅通洁净;绿化栾树、柳树等万余棵,营造古色古香的古城环境;在宋街等主要路段安装节能路灯两千余盏,方便群众出行;加快城中村改造,积极稳妥推进社区建设,提高居民居住水平;完成城镇规划,实现功能分区,加强工业园区管理水平,构建州城模式的产城一体;提高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容纳能力和吸引力,打造宜居宜游的新型城镇。
  “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必须建立在实体经济的坚实基础上,以产业为支撑,实现协调发展。”街道一直致力于调优工业经济结构,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工人收入水平。项目建设稳步推进,项目收入稳步增加。项目的拉动作用逐渐显现,永济橡胶项目投入过5000万元,可生产全系列橡胶产品,提供就业岗位200余个,年可实现税收200万元;天津容薪科技投资1.5亿元的秸秆制浆项目不仅能消化周边地方的作物秸秆,减轻农村环境整治压力,还可以带动兴州纸业技改扩规,丰富产业链,增强企业竞争力,环保科技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金银花种植项目占地1000亩,投资1700多万元,成为仁康药材、王老吉等公司江北地区最大的原料供应基地;诚业服饰作为“亩双30”企业的代表,以占地3亩的生产车间提供150余个就业岗位和100万元税收,充分体现了项目建设对工业经济强大的拉动作用。
  “加快城乡统筹,通过农业现代化释放更多劳动力,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互动协调发展。”街道积极实施农业改造项目,不断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小农水重点县项目9000亩、千亿斤粮食项目15000亩、土地治理项目5000亩、中低产田改造项目5000亩、排渗河疏挖项目河道自东向西全长20公里,一大批农业项目的完成,印证着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步伐。高效农业示范园提质增量,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按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发展、园区化组团、景点化建设”的发展思路,以点带面,以面连片,推进六大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徐庄高效农业示范园新上高标准蔬菜大棚10个,拱棚100个,达到“四季有菜、四季增收”;文庙高效农业示范园不断丰富特色种植品种,有机黄瓜、彩椒、圣女果的种植面积连年扩大,单品效益不断提升;田苑丰高效农业示范园面积扩大至1200亩,集中连片种植杭椒、土豆,逐步实现集约化建设,规范化经营;柳林芹菜高效示范园发挥传统优势,用好用活特色资源,打造品牌;金银花种植基地已经完成土地流转,明年开春即可种植;清河生态观光农业项目规划面积3600亩,将与中农发集团合作进行玉米良种繁育,同时利用大清河资源发展观光旅游产业,项目建成后将对现代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