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富村强之村 ——前河涯 |
12/18/2012 5:33:28 PM
添加人:熊金华
|
初冬季节,记者来到了沙河站镇前河涯村,这里良好的村容村貌和基础设施建设让人羡慕,这里的群众时常挂着幸福的笑脸让人留恋,这一切都源于民富村强。
据介绍,今年村集体收入将突破70万元,老百姓平均收入将过万元。近年来,村里已投入200多万元用于村里基础设施建设。一位80多岁姓吴的老人高兴地对记者说,村干部们是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老百姓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我们生活在这里,真是感到幸福。 有责任、勇担当,源于是党员,源于组织的信任、群众的期盼和要求 党员的要求决定了责任和担当。前河涯村党支部书记蔚平告诉记者,我是一名党员,我入党的目的就是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让百姓过上好日子。当我面对鲜艳党旗的时候,我心中无愧。蔚平生于1969年,是镇里有名的乡土人才、经济能人,他当过砖厂、沙场、加油站老板,2011年3月,被选为村支部书记。在被选为支部书记大会上,蔚平和村两委班子成员面向群众承诺,一分集体的资产就让它产生一分钱的效益,一分钱的收支都得大家说了算,一份集体的家当一点都不能减少,一切为了集体、一切服务群众一点都不能变。同时,他们还公开承诺,发挥村里传统优良作风,接过“接力棒”,用好“指挥棒”,做到创新发展,科学完善,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做好各项工作。 组织和党员的信任是责任心、勇担当的组织保障。蔚平在任村村支部书记前是村主任,他和同志们一道,有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积极发挥了乡土人才、经济能人的作用,帮助大家出主意想办法,发展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时刻把集体工作放在第一位,积极维护支部书记的工作,使班子更加团结,得到了镇委、镇政府负责同志的好评,也得到了组织的认可。2011年3月,通过组织考察,党员群众的选举,被任命为村支部书记。 群众的期盼和要求是责任心、勇担当的源泉。前河涯村共有375户,1286名群众,党员45人,该村虽然是老典型村,但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社会管理和经济发展形式上,也要有不同的方式方法,老百姓的期盼和要求也发生着变化。为此,在支部书记蔚平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深入到375户群众家中,问政于群众、问计于群众、问需于群众、服务于群众,使村两委工作有了新的形式、好的内容。 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源于以德待人、以能力示人、以制度约束人、以服务取信人 以德待人是做好工作的内在动力。在村支部书记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成员在前河涯村的口碑不错,按老百姓的话说,他们是好人。因为他们是好人,不论干什么工作,都能得到群众的支持,有了群众的支持,不论什么工作也就能迎难而解。让老百姓说自己是好人,并得到百姓的支持,需要有全心全意为百姓服务的真心和时时关爱老百姓的诚心。村支部书记蔚平说,让老百姓支持工作,就要做一个有道德之人。有道德之人,首先要有正气,不是霸气。村两委与百姓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人员之间,不论谁与谁有了矛盾,都要站在公正的角度,细心的做好说服教育。再者,要成事不要坏事,不论哪个村民家中,有好事喜事,都要去帮助促成,村干部们都要当做自己的事来办。再次,要压事不要找事,有时会出现纠纷,村干部们都要按自己的事考虑理解,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绝不能因百姓与村干部的事有利益关系而压制百姓。村支部书记蔚平处处时时想着他人,诚信、诚心为着他人。在经营沙场时,就义务为本村困难户提供建筑用沙。2011年,上级发给支部书记的奖金,全部用于村干部的补助。不论那家有困难他都能伸出援助之手,义务为群众出车看病不知多少次。同时,他还关心着国家大事,为抗震救灾捐款2000元。 以能力示人是做好工作的前提条件。有了好的品质还需要有为民服务的能力。能力强不强,要在工作中展示,在展示中让百姓看到成绩和希望。今年村集体收入将突破70万元,老百姓的收入平均将达到万元,这就是工作能力的最好展示。蔚平对记者介绍,今年的收入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边角经济”,一年收入30多万元。在集体的空地上种杨树,每年都伐一批、栽一批,一年就能收入10来万。为230多亩地,公开招标发包,一年承包费是11万。把村里街道两旁和生产路两边的杨树改成了绿化苗木,有农户管,成材以后集体统一卖,村集体和农户五五分成,平均每年收人十多万。二是搞“物业经济”,一年收入27万。村里的黄金路段都是集体的在这些路段上,集体盖上房子往外租,收取承包费。三是“服务经济”,收入十多万。去年换届后,流转了400亩地,搞瓜菜种植,老百姓在租地拿租金的同时又能在基地打工拿工资。村里又成立了“绿源”合作社,村集体提供用工用水用电等服务,每斤蔬菜提五分钱。 以制度约束人是做好工作的重要保障。前河涯村建立了七项制度,促进了工作的规范开展。建立了“两委”班子日常管理制度,“两委”成员按时办公,统一思想,及时商议解决村级事务。建立了民主议事制度,召开党员会、村民代表会,让党员群众民主讨论决定,真正做到集体协商,集体决策。建立了村财镇管制度。按规定及时到镇财务委托代理中心报账,将钱存到代管中心,有生产性支出需用时到代管中心领取,并将资金的利息收入转入村集体账目。建立了民主理财制度,建立健全村民理财小组,审议财务账目,参与村集体经济重大决策。建立了民主监督制度,成立财务监督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财务审查会,由财务监督小组全体成员和报账员参加,审查财务票据和村级财务开支情况。建立了规范合同管理制度,村里工程发包、林木确权等,一律采取招投标办法并签订合同,合同一年一签,租金一年一收。完善财务公开制度,设立财务公开栏,严格落实财务公开,进行阳光办公,规范干部行为,依法按规定办事,消除村干部和群众的隔阂。 以服务取信人是做好工作的最终要求。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就是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让老百姓共享发展成果,让老百姓好起来、笑起来、幸福起来。近年来,先后投资200多万元用于公共设施建设和群众基础生活保障。硬化了村内5条大街和22条胡同,实现了户户通水泥路并进行了美化、亮化、绿化。为每户村民安装太阳能,垫付部分合作医疗和全村小麦、玉米农业保险,垫付有线电视费,免费安装自来水,建立文化广场、幼儿园、敬老院、卫生所、村办公室等。每年为老干部遗属、军烈属、老党员、困难党员群众每人发放200元过节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