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特色农业助农增收 |
12/24/2012 4:41:02 PM
添加人:熊金华
|
本报讯 近年来,商老庄乡把做大、做强、做优特色农业产业做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面,立足实际,整合资源,以实现特色农产品规模化、品牌化、产业化为抓手,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切实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建设生态种养基地增加效益。目前全乡建成莲藕、有机蔬菜、稻蟹混养、特种鱼养殖等高效农业项目10余处,流转土地面积10000余亩,成立专业农业合作社40多家,引导农民积极转变传统种养模式,实现了特色农产品扩规增效。其中发展两处先进生态混养基地:万亩莲藕种植基地面积5000亩,引入了鱼藕混养模式,每亩产精品藕4000多斤,藕田养殖泥鳅、乌鳢产量可达500斤,每亩纯收入达到6000多元;稻田养蟹无公害养殖示范基地推广面积3000多亩,每亩出产稻米1200斤,再养殖螃蟹五、六十斤,比常规稻田增收1500元左右。 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做强产业。结合旅游产业发展,高标准规划设计了生态农业观光示范园项目,该项目总占地15000亩,涉及八里湾、大安山、新光等6个村,规划打造集休闲观光、现代农业生产、传统文化活动、农业科技示范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农业观光园。2012年投资2400万元启动核心区建设项目,通过实现莲藕、大米扩规,建设生态养殖、温室大棚、莲花食用观赏基地,形成江北最大、品种最全的荷花观赏基地。目前服务中心、展览中心、生态养殖、温室大棚等主体工程正在建设中。 打造知名品牌提升档次。 “王八仨”甲鱼、无花果、大米等已通过国家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安山大米”于2012年6月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我县首例。通过打造农产品品牌,显著提升了特色农产品市场知名度和竞争力。与中储粮、绿萝食品、东升粮贸等农业龙头企业合作,发展特色农产品、湖产品精深加工业务,提高产品附加值,拉长了农业产业链条,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已现成效。 (郑迎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