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服务载体 全方位推动服务性党组织创建 |
12/27/2012 12:41:11 PM
添加人:熊金华
|
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就是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具体化,是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主题,促使基层党组织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在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连心桥,进一步增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在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工作中,旧县乡党委进行了专题调研,确定了创建工作目标,制定了实施方案,并采取积极行动,着力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创建。
搭建服务平台,健全服务网络。百姓心中有杆秤,只要你真心服务,让老百姓感受到党的温暖,就能以党心换民心。我乡为加大服务场所硬件建设,在乡政府驻地新建便民服务大厅13间,由组织、财政、社保、乡建、农业、民政等部门骨干人员组成,凡是涉及群众的社保、补贴、各种审批手续等全部集中到服务大厅集中办理,改善了服务环境,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对11个村破旧狭小的办公场所进行新建扩建,目前已有9个投入使用,并且配备了所需的办公设施,另外2个村主体已经完工。在各村设立了便民服务点,固定1至2名工作人员,落实上级各种政策和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和困难。 健全保障机制,确保服务健康运行。一是建立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帮扶资金。通过“1+2+1”帮扶模式,实施了“加油给力”工程,对每村补贴1万元保障正常运转;每村补贴2万元激励村级项目发展,增加村集体收入;每村补贴1万元对村干部进行奖励。二是安排资金用于村级办公场所建设。截止到目前,已建设完成9个,2个正在加速建设中。三是对便民服务中心和服务点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明确责任,规范管理,为服务型党组织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保障。 抓好“四个结合”,树形象促发展。一是紧紧与学习十八大精神相结合,组织全体党员开展一次“学党章、戴党徽、树形象”活动。通过学习十八大报告和党章,提高党组织和党员对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适应力,使自身的党性修养、综合素质得到较大程度的提高;通过戴党徽,增强党员的党性意识、责任意识,亮出党员身份,接受群众监督,塑造党员形象,提高党在基层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二是与“宣传十八大民情大走访”相结合,开展一次“访民情、知民意、解民忧”活动。乡党委印发了1200份调查问卷,要求每名党员干部,走访5户党员群众,倾听群众呼声,达到了解实情、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促进和谐的目的,拉近党群关系,增强党的群众基础。三是与实施“强村固基”工程相结合,开展一次“谋发展、促增收、强基础”活动。围绕增加集体收入,提高党组织的服务能力这一主题,大力发展集体增收项目,不断壮大集体经济,提高党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四是与“创先争优”相结合,开展一次“比贡献、评先进、树模范”活动。以支部为单位,每名党员干部要向全体党员和群众代表述职,党员和群众代表根据述职情况、平时表现、个人贡献等进行现场打分,乡直部门负责人和支部书记要在乡、村干部大会上述职,对达到“五好”标准、服务能力较强的党组织授予“优秀服务党组织”称号,对党性强、威信高、贡献大的党员干部授予“服务标兵”称号。 (旧县乡党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