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东平街道结合当前正在实施的“强村固基”工程,立足各村实际,找准三个关键环节,突出着力点,加快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引外兴内,壮大经济。该街道今年制定了《关于招商引资工作的政策规定》,按引资企业实缴税金街道收入可用部分的20%奖励村集体,鼓励村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2012年村级招商引资项目已达15个,地处北部山区的井仓村利用土地出租、企业税收返还形式预计年可增加集体收入40余万元;盘活存量,变废为宝。利用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清理出的闲置资源,采取租赁、承包等多种方式综合开发利用,发挥现有存量资产的效益,增加村集体收入。闫村利用废弃宅基地引进了鑫鑫纺织项目,目前该项目已投入生产,年可增加村集体收入8万余元,为本村群众增加了50余个工作岗位。位于县城中心地带的赤脸店社区利用闲置空地新上了家俱市场,投入运营后社区年可新增收入10余万元;找准优势,突出特色。东平街道引导各村居通过发展特色经营壮大集体经济,针对不同类型的村居,重点引导城区村发展商贸流通业,园区村发展工业经济,山区村发展核桃、山楂、中药材等特色产业,涝洼村发展高效渔业养殖和观光旅游,发挥比较优势、做大特色经营,涌现出了大批特色产业强村。截止目前,东平街道7个空壳村已全部破零,29个3万元以下的经济薄弱村可完全转化,村集体收入10万元以上的村居达到了30个。 (侯存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