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工业园区蝶变升级打出“三张牌” |
3/23/2012 10:03:28 AM
添加人:王京玉
|
全年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95.1%、利税同比增长94.6%、上缴税金比去年翻了一番......翻开2011年东平经济发展的“功劳簿”,县工业园区展示的是一组令人瞩目的数字,成为实施富民强县战略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中国最佳投资环境工业园区”、“中国最具影响力工业园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这一个个闪光的荣誉背后,东平工业园区是如何破茧成蝶,完成了它的升级?园区管委会主任安吉格说:“我们在十年的成长历程中,打好了三张牌,也就是调整产业布局、追求卓越服务和实施品牌战略。” 和大多数工业园区一样,东平工业园区建立初期也经历过“啥都往里装”的填空时期。而在完成了最初的资本积累之后,如今的东平工业园区在招商引资时也开始变得“挑剔”了。作为产业的载体,工业园区不仅要将产业聚集起来,更重要的是调整产业的布局和结构,构建合理的产业链条。近年来,东平工业园区本着“招大、引强、选优”的原则,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围绕生物制药、信息电子、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目标,集中引进了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中美合资龙美生物制药、投资5亿元的上海斯图华纳高智能空调、投资1亿元的韩国碧陆斯电子便是其中的代表。而对于传统的产业,园区以项目为载体,以科技创新为手段,全面实行技改扩规,光大集团、东顺集团、新东岳集团等一批本土企业渐渐成为“航母型”企业。如今的东平工业园区已经向产业集群化、高端化迈进。 追求卓越服务,打造最优环境。工业园区不是把企业聚集起来统一管理那么简单,东平工业园区淡化管理,强化服务,做服务企业的“保姆”、出谋划策的“军师”。企业缺少人才,园区积极引进国家部委院所、科研机构专家教授、资深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特聘专家”, (下转第二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