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州城街道以“基层基础建设年”为契机,把今年定为“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年”,在全街道深入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大力营造整洁、优美、文明、有序的城乡环境,着力打造“宜居乡村”和“幸福魅力州城”。 他们抓组织,重保障。街道成立了由街道办事处主任任组长,办事处副主任、包管区领导、执法分局负责人任副组长,各管区书记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实行一线指挥、一线工作、一线督导的工作方法,把工作抓实抓好。各村居都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两委成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在全街道形成了立体式、网络化,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组织领导体系,为活动扎实开展提供了强有力保障。抓机制,重管护。坚持“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的原则,创新思路,破解难题,建立长期有效的管护机制。充分发挥街道保洁协会的积极作用,各村居依据规模、自然村分布情况都成立了相应的专业保洁队伍,及时清扫、收集、处理垃圾。各村居都确定了共产党员示范街,喊响了“全体村民向党员看齐,全体党员向村两委成员看齐,村两委成员向支部书记看齐”的口号,充分党员干部的典型辐射作用,选树典型,做给群众看,引导群众变。实施了“包卫生保洁、包绿化美化、包公共秩序”为主要内容的“门前三包”保洁制度,为村道两侧农户划定了责任范围,使全体村民形成“美化家园,人人有责”的观念,做到户户保持清洁,全村卫生洁净。同时,各村居由威信高的老干部、老党员担任卫生监督员,负责对环境卫生的监督、宣传和教育,引导村民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抓典型,重整体。坚持全街道环境综合整治一盘棋的指导思想,按照“打造亮点、连片整治、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全街道每个管区都确定了示范样板村,进行高标准的环境整治,再由点到面、由面连线、连线成片,在全街道形成了以徐庄、孟楼、武家漫、西郑庄、刘桃园、亓庄、小东门、关庙等为中心的一批典型示范村,真正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提升了全街道环境整治的整体效果和水平。同时,抓好环境整治从村内主要街道向背街小巷、从农户院外向院内延伸工作,盯准环境整治的短板,彻底清理卫生死角。抓督导,重实效。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把环境整治任务责任到管区,明确到村级,分解到个人,实行“月调度、季考核、年总评”的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对环境整治工作实行单项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管区和村级排名,与管区补助和支部书记绩效工资挂钩,通过赏罚分明的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全街道各级环境整治的工作积极性,切实使城乡环境面貌有新的改变、大的提升。 (侯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