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东原幸福路
  青山巍巍,水路迢迢,沃野辽阔,平湖如镜,这是神奇壮美的锦绣东原。
  长虹卧波,玉带飞舞,阡陌纵横,交织如画,这是欢歌笑语的幸福长路。
  管养着200余公里干线公路的县公路局,以深入实施标准化、规范化、集约化、人本化的四化管理为主线,以打造“畅、安、舒、美”公路通行环境为目标,以“保畅通、保安全、树品牌、树形象”活动为突破口,切实加大公路养护和管理力度,努力构建更安全、更畅通、更环保、更高效的公路交通网络。
  东平公路,在科学发展的时代琴弦上,弹奏着拼搏、攻坚、奋进,跨越的主旋律,演奏了一曲砥砺前行、创优争先、迈向未来的激越壮歌。
大路当歌——之路域篇
  路域环境是城市形象的名片,是城市文明的窗口。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县公路局按照“公路强基础、环境上档次、服务再提升”的工作思路,把公路路域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公路管养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建立起“政府牵头、属地管理、公路指导、部门联动”的四位一体治理模式。
   “站队合一”作为2011年大站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社会资源、公共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有效整合,路政中队派驻公路站,养护路政合署办公是县公路局在探索实践公路管养工作的又一新举措。每年由路政大队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分阶段定期集中宣传《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公路规律法规,巩固了公路执法主体地位,展示了“规范执法、文明服务、装备精良、反应迅速”的执法形象。
  “建养并重”是东平公路人不懈的追求。始终坚持养护管理“365”理念,抓好日常小修保养,及时修复路面病害;预防性养护、精细化养护、生态化养护等新型养护方式在东平广泛应用;文明样板示范、安全保障、养护畅通、科学养路创新、养护管理信息“五大养护工程”得到有效实施,助力全县公路养护工作质量和水平全面提高。2011年完成养护投资1405万元,全县国、省干线公路综合优良路率达95%以上,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公路支撑和基础保障。
  通过实施软硬件设施提升、通行秩序改善以及控制区范围内绿化美化等多项治理,东平公路在维护路产路权、消除安全隐患、实现畅安舒美、服务经济发展和群众出行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大道如虹——之建养篇
  大道如虹,气贯东原。“十一五”期间东平公路发展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章,全县公路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公路建设投资达13.75亿元。2011年又实现了“十二五”规划的开门红,完成105国道、331省道、济徐高速公路及连接线工程1.62亿元。
  105国道是贯穿我县南北的经济大动脉,是建设旅游强县、打造国内知名旅游品牌的重要通道。县公路局积极对上争取,主动融入对接县城总体规划,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在注重交通运输基本功能的同时,注重提升改造景观效果,努力把105国道建设成为东平的景观大道,擦亮了县城的南大门。
  2011年国庆前夕,105国道东平县城至汶上界段改建工程顺利通过交工验收,一级公路彪炳东平史册,把东平经济推上了快车道;与此同时,省道331线接山至县城段路面中修工程再传捷报,为共和国62岁生日献上了一份厚礼。
  走出公路闯市场,跳出东平谋发展。经过近一年的市场争闯,县公路局以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新疆公路建设市场再夺标魁。11月,中标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一师阿克苏至农八团公路第三合同段正式签订合同,工程总造价1.31亿元,为东平公路开拓广阔的市场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美无声——之形象篇
  105国道流泽桥收费站是东平县城的南大门,不仅代表着公路部门的社会形象,更是东平的一张城市名片。
  一张笑脸,一个军礼,一声问候,一杯开水,一张文明服务承诺卡,在细微中展现了收费员服务无上限的工作品质,努力打造“热情、温情、亲情”的服务品牌。
  全市县区级第一个全省高速公路电子收费暨“鲁通卡”服务网点正式投入运营,县公路局不断强化措施,增强服务,通过实行限时办结制、节假日不休息、中午无间歇办公、公开服务热线、电话预约上门服务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广、利用好这项高效节能、低碳环保、惠民利民的新技术,不断为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2011年完成通行费征收额3205万元,同比增长5.2%,绿色通道减免运输鲜活农产品车辆、跨区作业农业机械和其他国家政策性减免车辆通行费共计147万元;ETC业务迅猛发展,共办理鲁通卡440张,安装OBU共333部,通行费销售额达163.3万元。
大爱无言——之文化篇
  公路文化是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文化,是培育先模人物、锤炼路德、筑就路魂的文化。多年来,东平公路始终坚持以公路的视角感悟文化,以文化的视角解读公路,不断解析公路发展的文化内涵,探讨公路进程中的文化渊源,努力打造公路文化的软实力,逐步实现了从公路文化到文化公路的转变。
  “十一五”期间,“四化”管理从理论到实践,在工作中迅速推开,并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2011年在全县公路系统启动了“保畅通、保安全、树品牌、树形象”的两保两树活动,立足三个服务,着力打造安全、畅通、舒适的公路交通环境和文明、优质、便民的公共服务环境,"修路修德、修和谐路,造桥造福、造富民桥"的服务品牌在社会各界得到了普遍认同。
  在文化的引领下,机关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党的建设、工青妇老、财务审计、房产开发、安全信息等各项工作都实现了新的突破。先后涌现出了“全国巾帼文明岗”、“全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省公路系统“十佳收费员、养路员”、全县十大杰出青年等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连续八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继续保持了全县人民满意单位、平安东平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2010年被泰安市委授予“泰山先锋”荣誉称号。
  “十二五”的宏伟蓝图已经全面铺开,县公路局将按照“巩固、完善、提升”的原则,突出“大路网、强养护、精管理、优服务、惠民生”五大主题,进一步实施“人才兴路、科技强路、文化引领、改革创新”四大战略,东平公路人有信心和决心用智慧和汗水为东原大地构建起一个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公路新网络,打造人民群众满意的品牌行业,为推进富民强县新跨越、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路无言铸丰碑,一片丹心献东原。巍巍白佛山见证,东平公路人用实际行动抒写了大路之歌;浩浩大清河见证,东平公路人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奉献精神。  
                                 (赵雨 孟辉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