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那份庄严的承诺
  (上接第三版)为了尽可能地减少投资,他们和建筑公司展开了一场拉锯式的谈判。通过几个回合的较量,建筑商也被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所感动,最终把祝家庄费用降到了790万元。镇党委政府也对他们发展旅游给予很高的期望,在财政状况十分拮据的情况下,给他们提供了最大限度200万元的资金支持。而此时,由于之前所有的项目几乎都是他们自己垫支,他们此时几乎一分钱也拿不出来了。一边是庄重的承诺、不能耽误的工期,一边是身无分文和等米下锅的尴尬。郑灿宾和村两委成员商议,一方面全体村两委成员以自己的名义求亲告友借一部分,一方面用自己的房产抵押贷款贷一部分,一方面找熟人拉关系赊一部分,另一方面争取建筑方的理解缓一部分。在他们东跑西借的过程中,祝家庄和宋家庄的建设拉开了帷幕。除了外出借钱赊物料的日子,他和村两委成员每天都靠在工地上,生怕那个地方质量不过关,生怕那个地方出了差错。在他们心目中,这些项目就好像他们含辛茹苦拉扯的孩子,全部的感情和寄托都凝聚在上面,为了赶工期,腊月29下着大雪,他们仍然还在现场组织着施工。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对这话,郑灿宾和他的两委成员更深刻地理解了它的含义。到了腊月底,各种要账的找上了门,满满当当在村委大院挤了一院子。有死磨硬缠的,有说话连讽带刺的,还有吓唬威胁的。他说,他一辈子从没作过那么大的难。而且那难还不是为自己作的。面对那么大的压力,他和他的班子成员好像真的有了山穷水尽的感觉。关上门,4个男子汉,抱头痛哭了一个小时,那种哭声,真的的感天动地。那一天对于郑灿宾来说是永远铭记的一天。那天他们哭完,他又坐在车里掉泪,想一会,哭一会。一个来要账的朋友拉开车门,看到他在车里哭泣的样子,心颤了。他说“明(郑灿宾的小名),你别哭了,钱我不给你要了,我再给你弄两万行不行?”乡亲们也被这群汉子感动了,很多群众自发送来了钱,一万两万,一千两千,有的只有几百块钱。看到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他和村两委成员一下子感觉柱壮了很多。他们觉得,只要群众的心和他们在一起,就是再苦再难值了!
  他们干事创业的执着、毅力和坚韧不但感动了群众,而且也感动了很多和他们打交道的人。09年,修建东平湖旅游码头的时候,一个朋友实在看不下他为了求人担保几乎给人下跪的艰难,主动为他担保贷了几十万元的款项;曲阜大成古建公司的经理刘海洋看到他们确确实实是一群想干事、也能干成事的汉子,对他们不离不弃,没有钱,千方百计为他们赊欠也没有停一天工。他说:“就凭你们这一群人,就是你不给我钱,我也要给你干完,绝不会扔下你们就走。”剧组了解到他们的情况后,也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县里的领导知道他们的情况后,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了他们有力的帮助。这让他们心里有了很多暖融融的感觉。他们下定决心,一定不能辜负老少爷们和各级的关心和厚爱,就是天大的困难,咱也要顶过去,就是天大的困难也绝不半途而废,搞半拉子工程。
  成功总是眷顾那些不畏艰难的攀登者。2009年4月,祝家庄、宋家庄、七星水潭比原计划提前十几天胜利竣工,剧组顺利进驻拍摄。看到仅仅几个月就建起的这么一群古建筑。剧组说:“真没想到一个小小的村庄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工程,这些人,不简单!”
  创业无止境。去年3月份,郑灿宾和村两委成员又筹资1200万元,启动了湖畔旅游码头和文化广场建设。10月份工程完工后,月岩寺、祝家庄、宋家庄、七星水潭、生态观光园、旅游码头和文化广场等景点连为一体,昆山真正成为了一个集休闲、娱乐、观赏于一体的风景区。
  而让他们更加欣慰的是,随着新版《水浒》的拍摄,南堂子村和昆山景区的名字引起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景点还在建设期间,就引来了很多人先睹为快。随着新版《水浒》的热播,昆山景区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旅游热潮,《剑侠情缘》、《卜案》等很多电视剧也先后在这里取景拍摄。去年,仅门票和剧组拍摄收入就达到70多万元,带动其他收入500多万元。旅游效益初步显现。
  打造江北最大的生态旅游度假村
  熬过了最艰难的时日,郑灿宾和村两委成员更加豪情满怀,信心百倍。他和村两委成员把眼光盯在了更高更远的位置:到2015年,把南堂子建成江北最大的旅游度假村,3年内为村民人均创收2万元,5年内,人均创收3万元。
  为此他们制定了5年发展规划,分期实施。第一期,在完善好现有景点的基础上,建设沙滩浴场,水上乐园,和沿湖的农业生态采摘园;第二期重点打造昆山水浒大山寨、修复古围墙和古跑马道,提升昆山景区的档次和厚度;第三期建设大型狩猎场和四星级酒店,丰富旅游内涵,增强昆山旅游的承载力,成为上市的旅游集团开发公司。让游客在昆山不但能感受到原滋原味的水浒文化,体验到湖畔渔民的风土人情,享受到清新优雅自然的湖畔风光,而且积极参与其中,乐在其中,真正体验到这个湖畔乡村旅游带来的惊喜、震撼和快乐。
  2009年,他们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就已经将村民分散种植的620亩山坡地以每亩10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到村集体经营,全部栽上了核桃、石榴、桃、杏经济林木,搭建起集观赏、娱乐、采摘、餐饮于一体的农业采摘园的框架。2年后一亩地纯收入可达万元以上,仅此一项,村集体每年可收入650万元,村民人均收益5000元。为了拓宽旅游发展链条,发展旅游产品,2013年,计划建设的造香厂、煎饼加工厂也在紧锣密鼓地运作之中。目前,该村已成立了东平水浒七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东平县第二航运公司、东平七星林果种植专业合作社、东平兴旺种植专业合作社。郑灿宾说,通过开发旅游以及和旅游相关的项目,不但要解决好上不养老、下不养小的问题,留住群众,让他们不但能在家挣到在外面都挣不到的钱,而且让他们享受到其乐融融的天伦之乐。他说,只要想干、不退缩,不可能就会变成可能,梦想就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