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山刘所村 “四条路子”促进村集体增收 |
4/27/2012 8:47:16 AM
添加人:熊金华
|
本报讯 接山镇刘所村把增加村集体收入作为做好各项工作的突破口,通过培植产业项目、盘活闲置资产、推行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制度,拓展村集体增收渠道,夯实了为党员群众办实事好事的物质基础。2011年,刘所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46万元。
探索“四条路子”,实现村集体增收。“四条路子”既富村又富民,深受刘所村父老乡亲的拥护。 路子一:“支部+合作社”,培植产业。该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土地委托流转的方式,将土地流转给经营大户,与龙头企业合作发展有机蔬菜种植基地800亩,亩均收入1万多元,实现产值800多万元。村集体根据合同约定,从蔬菜销售收入中按照每斤3分钱的标准提取服务费,年增收20多万元。 路子二:“支部+农户”,经营荒滩。该村地处大汶河北岸,有耕地960亩,不适宜种植庄稼的河滩比较多。刘所村因地制宜,发展农田林网960亩,荒滩林地200余亩,将林地承包给农户发展丰产林,村民人均拥有100多棵树,村集体和农户二八分成,5年一个轮伐周期,实现了年年有新植,年年有效益,村集体年增收10余万元。 路子三:盘活资产,招商引资。该村通过对外租赁闲置的场院、闲地,招商引资兴办项目。2010年,引进投资1000万元的火花塞加工项目,村里整合村内闲置场院,将旧村委大院作为火花塞厂的生产场地,为该厂节省了建设厂房资金,有效利用了闲置资源,节约了土地,安置了村里闲置劳动力就业,村集体通过提供场地租赁,实现年增收2万元。 路子四:“有功重奖”,激励干事。推行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制度。为进一步增强村干部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推行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制度,根据对村集体经济创收的贡献,每年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增长额的一定比例,计算奖金额度,报镇党委、政府审核批准后,对在发展村集体经济中有突出贡献的村干部进行经济奖励。 搞好“幸福乡村”建设,实现文明和谐。村里集体收入的增加,为村“两委”班子兴办为民实事奠定了物质基础。 实事一:修建休闲广场。该村投资120万元,建设了集村委办公、党员教育培训、文体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村委办公大楼和农民文体活动广场。按照社区服务中心建设要求,投资10多万元,建设了综合服务中心,近期投入运营。 实事二:改善医疗条件。今年3月份我们投资10多万元,对原来的村委办公室进行了改造,目前卫生室已投入使用,共有房屋7间,300多个平方面。 实事三:修建道路桥梁。村里为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出行,投资53.6万元,在新汇河上架桥一座,取直了通村的道路;投资66.8万元,硬化入村道路4500米,村内街道2000米,新修、维修生产路5000米,安装了路灯。 实事四:改善居住环境。全村三横七纵街道已全部硬化,投资2.4万元,对全村进行了绿化,栽植垂柳1140株,樱花260株,紫叶梨240株,百日红380株。成立了环境卫生清运队,修建了垃圾中转站,指定了柴草堆积处,村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实现村风文明、和谐稳定。 (颜丙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