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之歌在基层唱响
  焦三牛,一个80后的清华大学生,毕业时他有很多选择,出国留学、就职外企以及国企……毕竟,走出农门、走向都市,是多少农家子弟的梦想。然而,他毅然选择到条件艰苦的西部去,将青春之歌唱响在基层建设一线,体现了难能可贵的思想觉悟。
激扬与磋砣
  有人说:“像焦三牛这样的80后,到基层去就是为了‘镀金’。” 但扪心自问,在进大企业领高薪与去贫困地区工作之间,在城市的繁华舒适与农村的艰苦复杂之间,在合家团圆享受亲情与扎根基层忍受寂寞之间,在青春的激扬与磋砣之间,有几个人能做出焦三牛式的选择?焦三牛自愿到甘肃省武威县当一名乡干部,决心奉献基层、创出一番事业,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许多年轻人稀缺的精神。            
  作家柳青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80后干部只有比别人更能吃苦,在基层摸爬滚打中学会吃老百姓的饭、说老百姓的话、穿老百姓的衣,才不辜负组织把我们送到基层培养的厚爱;再次,80后干部应该比别人更多地掌握实情,比别人更会做基层工作,将来才能作出对老百姓有益,切实可行的正确决策,做一个靠得住、有本事、能成事、不碍事的青年干部。
责任与担当
  “人们常常把责任心理解为是义务,是外部强加的东西。但是责任心这个词的本来意义是一件完全自觉的行动,是我对另一个生命表达出来或尚未表达出来的愿望的答复。‘有责任’意味着有能力并准备对这些愿望给予回。”为什么要选择基层?这也许是每个去基层的80后都曾经历过的选择和追问。“大城市里多我一个不多,少我一个不少,基层也许更需要我们,要认真地做点事情,哪怕自己是祖国建设中的一块砖头,也争取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焦三牛这样说。要到艰苦的地方去,能不能苦干,检验着80后青年干部的意志品质。青年一代特别是年轻干部,要不怕困难,不畏挑战,主动去经受困难岗位的锻炼,让意志品质在基层一线、艰难环境中砥砺。要迎着困难,勇挑重担,在接受严峻的考验中学会坚强、不断成长。
奉献与大爱
  “不仅是为了争取一种光荣,更是为了追求一种境界。目标实现了,是光荣;目标实现不了,人生也会因这一路风雨跋涉变得丰富而充实;在我看来,这就是不虚此生。”一代代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大多在青年时代就树立了为党的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革命战争年代,李大钊、瞿秋白、方志敏、邓中夏……他们把青春镌刻在党的奋斗历程里,熠熠生辉,永不磨灭。当今时代,张海迪、李向群……在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伟大征程中扎实奋斗,创造了与祖国共奋进的青春业绩,迈出了艰苦奋斗的坚实步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包括“焦三牛”们和当代大学生在内的青年一代当牢记自己的责任与使命,用青春年华和聪明才智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让青春在为基层群众奉献中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黄竞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