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街道 文化大院建设为幸福“加码”
  本报讯 “生活富裕了,就想多活动活动。社区今年新建了文化大院,标准高、设施全,能下下棋,能锻炼锻炼,晚上有空时还能来跳跳老年舞。我现在下午有空就来这里逛逛。”正在赤脸店文化大院健身器械上锻炼的一位老大爷这样对笔者说。
  建设规范化文化大院是东平街道今年启动的重点民生项目之一。今年以来,街道把文化大院建设作为满足农民精神需求、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的主要抓手,启动了34个村的规范化文化大院建设工程,建设20个一类文化院、7个二类文化大院、5个三类文化大院,目前东豆山、西辛庄、井仓等村已经新建成了标准的健身广场,李范村、吴庄村等已完成了健身广场场地建设,今年年底前34个村居将全部建成规范化文化大院。
  为切实提高村居工作积极性,他们将文化大院建设纳入村居考核,在总体考核的同时对工作先进的村居进行单项奖励,有力调动了各村居抓好文化大院建设的积极性。井仓村今年以来投入100余万元,将村大院前面的旧房屋拆除,进行硬化、绿化,建成了健身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械,原先的废弃场地现在变成了群众健身休闲的活动场所。
  在建设资金投入上,他们采取街道投一块、村里补一块、上级扶持一块、社会捐助一块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资金,保证建设需要。对于条件一般的村,采取对上争取、联合共建、捐赠赞助等形式,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参与建设,保证达到开展活动的基本要求。东豆山、吴庄等基础较弱的村居在积极对上争取下,增加了健身器材,完善了农家书屋设施和演出器材,满足了群众的基本需求。
  为加快工作进度,街道每月召开一次调度会,召集所有34个村居的负责人巡回观看各村建设进度,汇报工作进展情况,比进度、比优劣,进一步增强了加快工程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同时,街道不断加强“软”件建设。围绕满足群众对文化娱乐健身的需求,由热心文化活动的社会人士带头,组建秧歌队、健身舞蹈队、太极剑队等文化队伍12个,目前参与活动的群众正在迅速增多。同时将文化大院建设与计生宣传、技术培训、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采取专家讲座、科技下乡和文化大集等多种形式,为群众送知识、送服务、送信息,今年以来已开展各类活动20余次,提高了群众文化知识水平,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李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