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山古民居寻访(三)
尹山庄三门楼
  在尹山庄西大街北侧,紧连着建了三座青砖大门楼,三个门楼往北是排列有序的古建筑群-青砖瓦房,气派壮观。
  在三个门楼中当属中间一座雄伟壮观。该大门七层通石大台阶,东西两侧有两块磨光青石压面阶墙,地面用磨光青方块石铺成。两块大门枕石,高0.6米,宽0.6米,长1.2米;两扇黑油漆大门,红漆镶边,门上栏兰漆漆底,龙凤戏珠,金色画面;两壁下部,用青石砌成,上部青砖砌垒,白灰抹缝;房檐青砖刻有花、鸟、虫、草,房顶双斜,方砖铺罩,青瓦盖顶,屋脊下垂,木雕精细,吉星高照,雕梁画栋,甚为庄严。大门东侧有瓦房耳屋两间,临街窗户为方格木窗,此房为看门护院者用房。大门外侧有一个3米多长的石槽,为饮马之用,大门威风高峻气势雄伟,气派壮观。进入大门,有青砖砌成的迎门墙一座,过迎门墙通向二门,再往里走是排列有序的内宅。内宅,是在张家楼的遗址上重建的,是比较高级的按明清建筑模式建造的“五进五出”的单体四合院组成的复合体,是一处结构严谨的庄院式院落。进大门,遇迎门墙,入二门,便是一处四合院,有一高出地面的通道,直通大厅。院两侧有东西厢房各三间,二门西侧有南厢房两间。大厅高10多米,宽8米五层台阶,起脊反檐,小布瓦盖顶,上有七星兽头,青砖木石结构。是一座“大式”小四架檩式建筑。大厅前有明柱两根,雕砖,雕木,壁画刻石等,工程精细,院宇宏大廊庑周接,四环四合,精妙绝伦。 绕过大厅屏风,便是大厅的后门,穿过后门,在同一中轴线上进入第二院,整院为三合院,正房是三间穿堂屋,台级五层,门两边有踏虎石各一块,两根明柱,前迎风板全都是木雕,前厦斜脊,小布瓦盖顶,配有雕砖,主房顶为平顶,也叫钢叉平房,另配有东西厢房各三间,在第二院落东边有一小布瓦大门,设计小巧精工,进入小门有一跨院,四合房组成,共计十二间,规模较小。从第二院的正房穿过,进入第三院,此院是家眷居住的内宅,正房共计9间,砖石结构,尖脊,小布瓦盖顶,共有房门三个,均匀摆开,三层台阶,配有石雕、砖雕,设计严谨,布局合理,配有西厢房多间,东边有雕梁画栋的单体瓦大门一座,砖木结构,尖脊,小布瓦盖顶,门黑漆,漆就红牙镶边,称为东便门。出东便门,沿青长方石路往北便是二门,二门结构似东便门,但比东便门高大宽敞。二门往东直通东大门(即东车大门)。从第三院的中门穿过,进入第四个院落,即后花园。后花园有正房三间,瓦房、砖石结构。三层台级,尖脊,房内桌、椅、凳、几考究,房内有木雕精致的木榀隔扇,配有东、西厢房各三间,院内小路宛转,曲经通幽,雅致恬静。此院西北角另有一小跨院;有吉祥所数间,是专供女差役,侍女,散差,护卫人员居住和休养的地方。
  东大门靠东大街建造,高大宽敞,大门尖脊,小布瓦盖顶,大门内有腰栓一根,夜间关门,安腰栓上锁,甚是严谨安全,此门专供车马及使役人员出行,因此叫东车大门。东车大门北边有一个四合院,砖石结构,瓦房,小布瓦盖顶,此院是当时该府第的学堂,东屋临街窗户用一大青石雕凿而成。东大门南边有一片面积很大的院落,5亩有余,是专供养骡马,耕畜和使役人员居住的地方,并存放饲草和粮食等。在该府院东边还有一片与东车大门北边四合院同样大小的宅院,归属大厅的附属建筑群,多为平房,起脊茅草屋,由伙计居住。
  沿中门楼往西约150米,便是西瓦大门,亦称“西官大门”,是官家府邸。据考证,该大门是南昌巡抚尹国昌的府院。建于清朝壬午年,上有宰相刘墉亲书“登科”门匾一块。整个府邸在明末已成雏形,到了清朝乾隆年间,尹国昌中武举当了南昌巡抚后,又重新修建了在同一轴线的三进三出的清式古建筑府院,整个宅院南北长170米,东西宽39米,占地面积6630平方米,布局严谨,排列有序。大门高4.9米,长4米,宽3.9米,5级台阶,系条石砖木结构。东侧耳屋一间,供执事人用(已无存),门前两侧有石狮子一对,形似蜷毛兽,蹲式翘尾,警觉欲博,雄壮威严;还有旗杆两根(大门两边现存旗杆窝两个),另有拴马桩,上马石,下马石等。门扇为青色,铁制五锤梅花钉10个,虎头铁环一对,门楣上有匾额一块,上有金色“登科”二字,系刘墉亲题,苍劲有力,(原品“文革”时被当作“四旧”毁坏,现品为仿制)。门枕石一对,长0.65米,宽0.5米,高0.39米,房顶为“歇山式”尖脊,陶制小布青瓦盖顶,檩、椽全部用桐油漆制,棕色,光亮照人。房脊造形雄伟,雕工精细。正脊两端,按有龙形正吻,垂脊按有狮子、麒麒、天马、海马、螭吻、凌云、檐角飞翅脊兽欲驰。正前石楹联之上,有精致的格品式木雕三块,两端配有精致垂莲各一方。进入大门,便是建筑别致的迎门墙,墙高3米,宽2.9米,陶制青瓦盖顶尖脊垂檐,脊两端各有陶制狮子一个,弥陀基座,基座上有5块图案精细的方砖。过迎门墙里行,便是东西厢房前厅,从前厅穿堂而过即是客厅。客厅3间,长10米,宽6.6米,高5.9米。客厅属廊式建筑,前有两根明柱,台阶3级,两房磨光青石压面。青石砖木结构,雕梁画栋,格品式窗户,后有隔扇,可开后门里行,室内陈有古式桌椅凳几,侧室有文房书架。房顶青陶布瓦盖顶,正脊有“压胜”装饰(即吻兽),正脊两端有龙头卷尾形的正吻,(传说系海中之兽,可激浪成雨,安在房顶上可避火灾)垂脊上有张口狮子,麒麟、天马、海马、獬等,客厅两侧各有东西厢房3间,西厢房内挂有长3米,宽1.6米的寿匾一块。院内有150公斤石锁一个。沿客厅门北行,便是后楼,11级台阶,单扇门,里面有腰栓,供家眷居住,后楼有吉祥所(停尸房),楼后是花园,再往北,便是中轴线的北车大门。东瓦大门,形状同西瓦大门,房顶安有七星兽头,建筑年代晚于中西大门。
  目前,三座门楼经后人投资修缮,基本保存完好。门楼里古建筑损坏严重,只保留少部分遗迹。                                       (颜丙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