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特派员走活集体经济发展“一步棋”
  本报讯 2012年是贯彻中央部署推进农业科技创新的农业科技促进年,是我省确立的新十年农村扶贫开发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市确定的基层基础建设年。为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年活动及“强村固基”工程向纵深发展,更好的服务农村,促进农业增效、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大羊镇借助选派扶贫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实施,创新工作机制,把握好“三个环节”,努力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途径。
  因地制宜,注重分类指导。核桃产业作为大羊镇的传统优势产业,虽然近年来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科技含量低、管理方式粗放,发展仍然比较滞后。今年该镇聘用的三名科技特派员,都是核桃、植保方面的专家教授,对于核桃产业发展、提升农产品科技含量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该镇注重分类指导,结合各村实际情况,通过“科技特派员+协会+农户”、“科技特派员+示范园(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种养大户+农民”、“科技特派员+公司+农户”等运行模式实现科技人员与村、企业、专业大户等直接联系,结成帮扶对子,现场指导,建立帮扶联系长效机制。
  科技示范,提升核桃产业科技含量。在发展核桃产业过程中,该镇始终保持与科技特派员及其所在单位的密切联系,与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联合,开发核桃新品种。同时,科技特派员通过举办培训班、进村入户现场技术指导、外出参观考察、发放科技资料等形式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对核桃生产常见的病虫害、嫁接难题等进行专项攻关、指导,并与吸收科技能力较强的专业大户结合,培育先进典型,引导村级发展连成片、成规模、科技含量高、产出效益好的核桃科技示范园,以科技带动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村民致富。
  创新机制,实现科技特派员全覆盖。借助市县选派的三名科技特派员,在镇农林水等相关部门选派一批责任心强、业务扎实的农业专家,结合各自特长,派驻全镇37个村担任科技特派员,相关部门为帮扶单位,全面指导任职村的农业生产、病虫害防治等工作。同时,根据产业发展的实际,对科技特派员力量进行整合,建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成立科技特派员服务队,把所有科技特派员纳入统一管理。通过科技特派员的“传帮带”,要求他们在指导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注重培养乡土人才,注重以乡土人才带动其他农民科技能力提升,促使他们成为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科技文化素质的新型农民,从而构建起一个以政府和职能部门为后盾、以科技特派员和产业带头人为主体、以乡土人才为扩展的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服务网络。   (王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