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街道 四项组合促进高效农业抱团发展 |
9/12/2012 4:45:41 PM
添加人:熊金华
|
本报讯 近年来,州城街道办事处立足农村、面向农业、心系农民,紧紧围绕“产业调优、农民增收”这一核心,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效农业为根本任务,以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为根本目标,积极探索实施四项组合,发展致富之路。
集中连片 + 单产增效。该街道对辖内农业可用土地资源进行深入调查摸底,包括复垦土地、农村集体用地、农村闲置土地、荒山林地、基本农田等,年内实现土地流转2000亩。在确保基本农田基础上,规划建设千亩菜园,万亩果园基地,加快高效农业的建设步伐。同时,为方便统一运作统一管理,将高效农业示范基地统一规划,连片开发,推行片区联系制。由街道工作人员任小组长,形成街道工作人员—村两委成员—村民的联系管理模式,小组长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落实、检查指导等。同时围绕“争先创优 单产增效”这一核心,在街道党工委的统一领导下,科学投入,提高效益,努力实现了农产品400公斤/亩以上,亩节本增效150—200元。 教育培训 + 效益增长。街道注重传统生产方式与现代技术相结合,实施“科教兴农”。近几年随着州城街道的蔬菜、瓜果等一批高效特色农业的迅猛发展,农民群众对种养业知识的渴求也与日俱增。街道党工委指导各村因地制宜,利用党员电教室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努力培育一批懂技术、善管理、会营销的农业新业主,以培训促成长,以育人促发展。今年上半年,由街道农技站组织,举办了五期无公害蔬菜栽培培训,受训人员361人。通过为农民传授果树种植、蔬菜养殖等方面的知识,大大提高了广大种养户科学种养的水平,有力地促进了特色农业的效益增长。街道刘桃园村通过培训,引进了金城5号、凯悦8号等优良品种,推广种植了2000多亩西瓜,今年西瓜亩产5000斤,亩均增收1000元,有效推动了农民增收。 争创龙头 + 抱团发展。要真正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推进产业化进程,必须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和辐射,提升合作组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多元化发展流通渠道。该街道充分认识到龙头企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性,积极鼓励农业企业扩大规模,做大做强,全力打造龙头企业,树立品牌意识。街道围绕优势产业,做足产品包装,打响市场品牌。投资2000万的徐庄高效农业示范园和投资1500万的田园丰农业示范园已成规模,收益显著。不光解决了不少散户的就业问题,还带动周边一些农业示范园的发展,推进高效农业发展壮大。同时成立合作社和企业签订销售订单,与农户签订种植订单,有龙头企业去开拓市场,投资建设深加工车间,规模有了,市场竞争力提高了,效益也就最大化了,彻底形成“农户+基地+合作社+龙头企业+市场”的产业链,达到农户、企业的双赢。年内,街道将继续发展特色专业合作社5家,新建改建种养殖片区8处。 发挥职能 + 加强监管。该街道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继续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积极招商引资,引导农民将特色化产业做大做强。在资金上给予补助,政策上给予优惠。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协调,积极解决农业龙头企业以及种养业大户贷款难问题,保证生产资金畅通到位。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风险管理和保障机制,缓解自然与市场两大风险,搞好市场信息服务和科技服务,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力度,切实加强对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的长效管理。街道农技站协助做好基地管理工作,通过示范种植、技术指导、技术培训、良种良法推广来规范基地的生产管理,并建立了完备的田间生产档案。并严格按照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标准要求,引进食品安全检测系统,定期对基地各类农产品进行检测,确保产品质量。今年上半年瓜果蔬菜合格率达到90%以上。此举解决了农民的后顾之忧,确保了农业生产稳定,增加了农民从事效益农业的信心。 (高峰 李玲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