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窗口形象 绽文明之花
  105国道流泽桥收费站作为县城南大门和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窗口,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服务理念,坚持“文明执收、优质服务、应征不漏、应免不征”的十六字方针,以征收工作为中心,以“畅、安、舒、美”优质服务为目标,弘扬“团结拼搏、求真务实、争创一流”的精神,全面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收费站为己任,树立起文明窗口形象。先后荣获市级“三八红旗集体”、“先进职工小家”,省级“巾帼文明岗”、 “青年文明号”、 “文明收费站” 、 “价格诚信单位”等荣誉称号,继续保持了“市级文明单位”(2010年授予)和“全国巾帼文明岗”(2007年授予)光荣称号。
提素质,强技能,创建氛围浓厚
  大力加强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努力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的职工队伍,是开展“文明东平”建设示范点的根本目的。流泽桥收费站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努力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大家多读书、多看报,开拓视野。有的放矢地对职工进行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时事政治、法律法规、行风廉政、安全生产教育,使全体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了职工爱岗敬业、奉献进取的精神,提高了职工“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意识,为文明东平”建设示范点打下良好的思想基础。同时丰富创建载体,积极开展争当“十佳收费员”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举办各种形式的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激励大家自觉学习业务知识,争创一流业绩,提高了全站职工的业务素质和技能水平。
严管理,促建设,提高服务水平
  一个单位没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就不会创造出可喜的效益和业绩。只有加强管理、严抓管理、强化管理,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促进创建工作的进步,才能树立良好公路服务形象。
  高起点规划,高标准管理。为扎实做好“文明东平”建设示范点工作,充分展现当代职工积极向上的新风采,促进收费工作上水平,必须创新工作思路,在提高素质、优化服务上狠下功夫。全站职工积极开展文明执收和文明服务活动,牢固树立了“我是东平窗口,我代表东平形象”的服务理念,实施文明优质服务工程,规范服务方式、推出了“热情、温情、亲情”三大服务品牌。在承诺性业内服务中,细化了工作流程,规范了服务态度,限定了售票时间,倡导了以语言最文明、音色最甜美、微笑最真诚、手势最规范、严格文明执法、严格收费标准、严格工作纪律为主要内容的“服务明星”竞赛活动,让群众感受到热情。在经常性便民服务中,设立了便民服务台,配备了开水瓶、医药箱、打气筒、修车工具、意见箱和便民地图,并特别制作了便民信息表,把附近的修车厂、旅馆的地点和联系电话打印成表格,分发给过往司机,让群众感受到温情。在应急性救助服务中,积极为过往司机和群众提供紧急救助,与110、119、122报警中心和120急救中心紧密联系,为在站区发生险情的车辆及过往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让群众感受到亲情服务。
  廉洁自律,文明收费。加强行风廉政建设,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向社会公开文明服务承诺制,实行态度承诺、质量承诺和时间承诺,提高办事效率,是流泽桥收费站职工搞好自律的又一举措。收费工作中,坚持做到持证上岗,挂牌服务,设置了监督台、举报箱,公开举报监督电话。定期召开廉政监督员和车主业户座谈会,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增加办事的透明度,增强了征费人员遵纪守法和文明服务的自觉性。十几年来,我站未发生一起收费不给票和贪污票据的违法犯罪案件。
  提高服务,树立形象。为深化和延伸诚实守信、文明服务内容,在全市公路系统率先成立了女子中队,用一个军礼回报过往司乘人员的支持和理解,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文明公路形象。
创新内涵,延伸服务、温暖人心
  流泽大桥收费站把“文明东平”建设示范点工作作为收费站的立身之本,增效之源,在优化服务上狠下功夫。认真实施了“五个一”和树“六个形象”工程,从一张笑脸、一个军礼、一声问候、一杯开水、一张文明服务承诺卡等点滴小事做起,用真诚拉近了车主的距离。树起整洁有序、仪表端庄、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清正廉洁、团结活泼“六个形象”。 在保持省级“青年文明号”的基础上,广大团员积极开展争创国家级“青年文明号”活动,树立起了团旗,喊响了“青春立功,岗位成才”和“团旗在我心中”、“我为团旗添光彩”的口号,成立了青年志愿者突击队、服务队、宣传队,红红火火的开展各项服务活动,准备了暖水瓶、打气筒、医药箱、简易维修工具,过往的行人和司乘人员都能得到帮助,他们称赞这里和风劲吹,温暖如春。全体女职工力争保持国家级“巾帼文明岗”,巾帼不让须眉,用一个军礼回报过往司乘人员的支持和理解,树立了良好的文明窗口形象。同时,我们积极实施“春蕾”计划,几年来捐款万余元,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完成学业,报效祖国。每年的“六一”儿童节都要到学校看望贫困学生,为他们带去各种学习用品。为了提高贫困村民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主动向贫困村捐赠书刊音像制品实施智力扶贫活动。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茶水,古道热肠,助人为乐的风气在这里已蔚然成。
  2010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一位王姓村民骑摩托车回家时,撞在离收费站不远的栏堤钢管上,昏迷过去。闻声而去的3名女收费员拿着手电筒赶到事发地,发现了这位腹部开裂、内脏暴露、浑身是血的村民。这些平时看到杀鸡都害怕的女子们却忘了夜的恐怖…此时只有一个念头——救人要紧。她们立即拨打“120”,又取来站上的急救箱为伤者进行止血包扎。救护车赶到后,三位女收费员将伤员护送到医院,为他办理了住院手续,垫支了医疗费,并与伤者的家人取得了联系。据手术医生讲,这么寒冷的天气如果迟救半小时,这位村民生命不堪设想,三个弱女子硬是从死神手中抢回了村民的生命。事后当这位村民的妻子知道丈夫的命是收费站的女工们从死神的手中抢回来时,带着孩子来到收费站,双膝跪倒、泣不成声,感谢我们的收费员给了他第二次生命。奉献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收费站的职工正是克服了许多常人所想不到的困难,才取得了今天来之不易的成绩。
  自建站以来,好人好事超过1000人次。共收到锦旗八十多面,感谢信三百多封。素质高、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一支英姿飒爽的文明收费队伍成为105国道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本报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