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光 |
9/17/2012 12:18:48 PM
添加人:王京玉
|
今年以来,县检察院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按照县委“文明东平”建设要求,明确“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文明和谐检察”的思路,遵循“内求规范”、“外求示范”的创建标准,着力构建“素质、管理、文化、民生”四大“工程”,努力塑造检察机关文明公正、诚实信用新形象。
构建“素质”工程,在创建中激发队伍活力 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举行党史报告会等庆七一系列活动,提升队伍政治素质;开展“创建学习型检察院,争当模范检察官”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开展岗位练兵,增强监督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检察官教检察官”、“老帮新一带一”活动,提高干警综合素质。 组织干警参观大项目建设、到新农村建设帮扶点进行义务劳动,让干警换位思考;大力开展政治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活动,提高干警思想道德素质;以正反典型开展警示教育,使干警明确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原则性问题,提升执法理念;通过组织演讲会、报告会等,教育干警正确对待权力,时刻牢记责任;组织开展争创“全国一级规范化驻所检察室”、“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优秀青少年维权岗”、“全国文明接待室”活动,激发工作热情;坚持典型引路,培树先进典型,涌现出“全县十大杰出青年”周强、“全市优秀公诉人”李曙光等先进典型。 构建“管理”工程,在凝心聚力中提升档次和水平 打造“阳光”检察。实施办公环境“创星”行动,安装滚动式大型电子显示屏、检察职能公开查询显示屏,建造了大型公开栏,将检察机关的性质、职责公开,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开展工作。设立“检察开放日”,实行检察长轮访,增加服务设施,推进文明接访。 健全制度体系。从规范干警依法办案、文明办案和日常行为入手,编制了《规范化建设制度汇编》。规范办案机制,形成人人有担子、有压力、有动力的目标考核体系。在干警中推广检察执法文明用语,并邀请知名礼仪师讲授“公共礼仪规范”知识,提升修养,规范行为。 强化监督约束。在班子中喊响了“从党组做起,向党组看齐”的口号。实施“领导干部问责制”,要求班子成员“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中层干部“自身正、带头干、顾大局”,干警“听指挥、守纪律、讲奉献”。加大对工作日饮酒、办案安全、警用车辆管理、检容风纪等方面的督察力度。同时,严格落实违法违纪关联制,确保干警无违法违纪现象发生,连年被县人大授予“人民满意单位”。 构建“文化”工程,在文明服务中彰显检察特色 围绕县委提出的建设幸福魅力新东平的目标,充分发挥检察文化凝聚力量、润泽人心、塑造品质、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不断丰富新内涵,搭建新平台,努力打造突出检察特色、体现公平正义、融合东平运河文化、水浒文化、儒家文化精髓的东平检察品牌,确立检察文化理念,勾画“幸福检察”愿景。通过演讲会、书画展、文艺汇演等多种形式,开展独具特色的文体活动,丰富干警文化生活,凝聚“奉献、实干、协作、创新”的团队精神,展示干警良好风貌。 构建“民生”工程,在履行监督职责中提升检察形象 服务社会“稳控”。在南水北调等20多个重大项目建设现场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巡回展览。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展览室的作用,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加大对影响社会稳定和民权民生问题职务犯罪的查处,积极参与严打整治活动,严厉打击各类犯罪。创新涉法涉诉信访处置工作新机制,制定《关于加强法律监督,依法做好涉法涉诉信访矛盾化解工作实施意见》,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解决群众诉求。 坚持文明执法。不断强化自我监督,在办案中实施全程录音录像,在询问室设立三角桌。建立了犯罪嫌疑人就诊医疗制度。执法中坚持以礼相待、以理服人,以诚感人,尊重案件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合法权益,让当事人体会到人文关怀,认罪伏法,争取宽大处理。 创新服务载体。制定《充分发挥检察职能,全力服务转方式调结构的实施意见》。在县工业园区、旅游景区设立法律服务联系点,保护企业正常生产秩序和游客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泰山文明使者”志愿服务活动,上街头、入社区、进企业开展法制宣传,提供法律服务。加大“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建设力度,在乡镇聘请联络员,开展申诉咨询,密切检民联系,及时处理群众诉讼请求,解决实际问题。 开展“倾情帮扶”。延伸服务触角,大力加强派驻检察室建设。设立派驻州城、银山两个检察室,努力打造亲民爱民、服务基层一线的平台。在“强村固基”工作中,选派四名创新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同志担任“第一书记”,发挥“领头羊”的作用,出谋划策,建言献策,服务基层发展。深入机关、厂矿、企业、村居走访调研,征求意见和建议,改进服务方式。不断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创办“温馨话室”,接待320多人次求助,解决妇幼伤残等弱势群体的实际困难。救助失学少年儿童36名,对在押人员家庭关爱、被害人家庭救助,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李进全 戴明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