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花开处处香
  乡村文明行动、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文明城市创建,文明诚信行业创建、文明单位创建……2012年,我县的各种文明创建活动风起云涌,文明,像阵阵清风,像沥沥春雨,温润了白佛山下、清河两岸、东平湖畔,吹送到每一个东平人的心中。
  “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全面崛起”大讨论活动、十八大报告宣讲活动、励志助学奖”、 诵读经典 爱我中华”活动、陶秀梅、崔成志等教育专家报告会……2012年,我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像一个个优美的音符深入到人们的五脏六腑,汇聚成一曲奋发向上、昂扬图强的时代之歌,引领着人们在更加正确宽阔的道路上前行。
  徐衍全、李曙光、颜廷润、“泰山文明使者”东平志愿服务基地、东平信息港志愿服务队……2012年,东平好人星光闪耀,东平好事层出不穷,“好人现象”成为东平形象的新标识、新名片。
  2012年,我县建设文明东平活动开展以来,文明的创造、文明的印迹、文明的浸润、文明的洗礼,让文明之花传遍了东原大地,让文明的芬芳香洒东原大地。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打牢发展思想基石
  “通过‘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全面崛起’大讨论活动,不但让我们认识到了和先进地区思想上的差距、观念上的差距,也让我们深深地意识到了我们身上的使命、责任和压力。”谈起大讨论活动带来的成效,县工业园区的一名负责同志这样告诉记者。
  “通过开展‘诵读经典 爱我中华’活动,让我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优秀文化有了更加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也使我们的民族自豪感更加增强。”在“诵读经典 爱我中华”活动现场,很多人向记者表述了他们经历后的震撼和感悟。
  思想政治建设、公民道德建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发展的思想和制度基石。为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我县在全县范围内深入开展了“继续解放思想推进全面崛起”大讨论活动,全县各级各部门680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理论学习;举办了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培训班,全县900多名领导干部参加了培训,党的十八大报告学习在全县全面展开,组织宣讲团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20多场次。为了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我县积极引导开展“百姓设奖、奖励百姓”道德实践活动,设立“励志助学奖”;通过倡议书、宣传栏、新闻媒体等宣传形式,发出了“争做文明市民 创建文明城市”倡议;命名了县工委纪念馆等5个公益场所作为全县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在节假日期间对未成年人免费开放;在部门单位和广大学生中,开展了“诵读经典 爱我中华”活动。刻录经典诵读篇目5个,《岳阳楼记》荣获全市经典诵读二等奖。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邀请陶秀梅、崔成志等教育专家在县直学校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利用开学典礼,对中小学生进行文明守纪、道德礼仪、法律法规教育;在全县中小学校开展了未成年人爱党、爱家乡和安全知识教育,并进行安全演练;编写家庭教育教材,选拔优秀教师在全县各中小学校巡回举办家庭教育报告会。先后在学生中组织开展了“庆国庆手抄报展览”、“童心画笔颂祖国”、“亲情连线”、“迎国庆、颂祖国”文艺汇演、“庆国庆诗朗诵 ”等活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域进一步强化。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道德是行为认识的底线。我们坚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不但让东平人更爱家、更爱人、更爱国,也会让东平人更有责任、更有气魄、更有担当。
春风骋巧如剪刀 先裁杨柳后杏桃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迎来灿烂春天
  11个乡镇(街道)达到省考评示范乡镇标准,138个村达到示范村标准,386个村达到达标村标准,在全市“乡村文明行动”考核中,接山镇被评为全省“乡村文明行动”示范乡镇,接山镇、彭集街道和旧县乡3个乡镇(街道)被确定为全市“乡村文明行动”示范乡镇,刘所村等11个村被确定为全市“乡村文明行动”示范村。这是我县“乡村文明行动”交出的一份出色答卷。
  “现在,我们旧县乡村村都有一条标准街、2个公共厕所、3个垃圾池,垃圾入池并能及时清理、公厕有专人维护,这全得益于乡里开展的‘123’工程……”谈起现在的村居环境,该乡吉城二村的的王大娘乐得合不拢嘴。
  街道干净整洁,路两面垂柳依依,下水道中纵横贯通。这是记者在沙河站镇华堂村看到的一幅场景。村民告诉我们,他们村街道每天都有人打扫,大街小巷原来的柴草堆、粪堆、泥土堆全都不见了,每家门前都通上了水泥路,现在不但环境好了,而且路两面的娱乐健身设施还给他们提供了休闲玩乐的好去处,真没想到他们生活的村庄会变得这样好。其实像华堂村这样感触的村民在我县各个乡镇比比皆是。
  没有乡村的文明就没有整体的文明,去年以来,我县积极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制定下发了《“乡村文明行动”实施方案》、启动了全县第三批“城乡文明牵手共建”行动,加大乡村环境整治力度和公共文化场所建设力度,加快推进了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对旧县乡“一二三”民生工程和彭集街道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等做法进行了广泛推广,使乡村的环境状况、文化场所建设情况,群众的文明素质和觉悟不断提升。好环境、新思想、新追求、讲文明、树新风成为当前农村和农民的时代特征。
  《东平县文明市民公约》和《文明公民读本》学习活动, “东平是我家,洁净靠大家”、“和谐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等实践活动,卫生型、绿色型、平安型、诚信型“四型”社区(小区)创建活动,文明示范街创建活动,争做文明市民、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消夏广场文艺活动,“争做文明使者、建设文明城市”活动……在城市,围绕着文明城市创建,各种活动更是此起彼伏精彩纷呈。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等行为20余处,清理“牛皮癣”非法小广告4328余条;消夏广场文艺活动演出8场,观众达35000多人次;文明单位为社区居民送电影活动,播放优秀影片30部;全县47个参评行业公开了社会承诺、践诺,争创优质服务窗口、优质服务先进个人;“党员干部进企业帮扶调研”活动,累计走访企业650家,解决实际问题160条;新增2012年度省市级文明单位8个,省市级文明社区2个,省市级文明村8个。一个个活动宛如一阵阵清风,吹起了一拨又一拨文明的潮浪,而城市则在文明的洗礼中越来越新越来越靓,越来越焕发出迷人的光彩。
千重碧树笼春苑 万缕红霞衬碧天
——东平好人书写文明东平发展新篇章
   “来东平旅游 有困难找我” 这是“泰山文明使者”志愿服务队在各景区景点最亮的口号。景点咨询、困难救助、环境维护、文明劝导,他们把东平的文明形象传递到四面八方;
  以“学雷锋,做东平好人”为主题开展慰问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孤独老人,社会弱势群体得到了更多关爱;
  “你点我供”志愿服务体系,选取46名专家志愿者和42支志愿服务队建立专家志愿者菜单和志愿服务队菜单,让服务更细心、更周到,更有针对性。
  文明需要传承,文明需要力量,文明更需要榜样。近年来,我县以志愿者服务为载体,制定印发了志愿者管理办法、志愿服务工作任务、培训制度、服务登记考评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不断完善规范志愿服务行为,大力培树东平好人群像,让好人感动人,让好人带动人,让好人激发人。先后命名了全县首批27个“泰山文明使者”东平志愿服务基地;2012年,共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300余次。东平信息港志愿服务队被评为全市优秀志愿服务队,王丽被评为全市银星志愿者;全县2人荣登“中国好人榜”,3人入选“山东好人——每周之星”。徐衍全、李曙光2人作为模范代表参与全市道德模范巡讲;颜廷润同志的事迹得到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并作出重要批示。东平好人不但为我们这个时代增添了暖色,更成为引领东平文明发展的“火车头”和“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