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 力 之 源 ——县公用事业局党委争创服务型党组织纪实

   通讯员 许洪胜 徐广杰 

  如今,走进东平县城,一幅和谐壮美的画卷徐徐展开,宽敞整洁的街道、纵横交错的水系、似诗如画的景观夜色……山城处处景美人和,百姓畅享幸福生活。这是县公用事业局党委通过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带来的新变化。
  该局党委下设1个党总支、11个党支部,党员249名。他们以“服务城市建设,提高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培育亮点,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扎实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努力打造“生态、宜居、美丽、幸福”城市家园。
转变理念 寻求服务百姓切入点
  公用事业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发挥好公用事业的服务职能,就要看群众最需要什么。该局党委成立由党委成员、党员干部30余人组成的5个走访小组,分行业对城区居民群众进行走访,共走访群众89户280余人次,征求意见130余条,改进工作15项。同时利用互动之窗网络平台收集意见56条,并及时进行落实整改,实现了从坐等上门到登门服务,从要我服务到我要服务的转变,有效解决了群众所需,得到了群众的赞誉。公厕建设是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一个问题,该局按照县委工作部署和要求,立即行动,高效推进,新建和改造公厕30座,全部投入使用,并纳入长效管理,方便了群众,提高了城市品位。根据市民反映,该局对路灯亮灯时间进行了调整,县城主干道夜晚十二点以后保留一半的亮灯率,实施人性化服务,为上夜班的市民提供了方便。
发挥优势 抓住服务百姓关键点
  该局时刻把百姓的需求放在心间,立足本职工作,发挥行业优势,紧紧抓住“背街小巷整治”和“环卫设施提升”两个关键点,切实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去年以来,先后实施了香山街、幸福街、大修厂至东山路等11条、6850米的背街小巷整治,硬化路面1.2万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50盏,安置休闲椅凳280套,果皮箱300个,方便了居民出行,提升了城市形象。在工程实施过程中,2支党员突击队主动承担了急难险重任务,不怕脏,不怕累,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对城区主干道路、社区、居住小区、企事业单位的老式垃圾池进行更新改造,新置封闭式垃圾箱86个,塑料垃圾桶1000余个,在赤脸店社区新增垃圾压缩站1处,购进大型环卫车辆20余辆,实现了垃圾的全程压缩、封闭式运输和无害化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清洁、方便、舒适的生活环境。
创新模式 探索服务百姓突破点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东平光源热电公司面临着设备老化和热源不足的问题。如何挖潜增容增效,最大限度地提升供热效能成为当务之急。局党委通过充分考察认证,决定实施汽改水供热工程。目前已对地税局、佛山小区、邮政局、农业局、供电公司等7家单位(小区)实施了循环水供暖,供暖面积15万平方米,每年可增加效益160万元。循环水供暖实行24小时不间断供热,节约热能5-10%,居民采暖状况实现了质的跨越,提高了县城居民生活质量。
培植载体 树立服务百姓创新点
  为把服务做出成绩,创出品牌,就要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优势,创新载体,培植亮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他们在环卫岗位200余名党员职工中广泛开展了“扮靓城市当先锋”活动,发扬了新时期“宁愿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保证城市道路的全天保洁。在供水、供热和供气工作中,实行“一站式”服务,设立服务热线,与110配套联动。成立12支党员抢修突击队,坚持24小时值班备勤,随时为用户排忧解难。县自来水公司党总支在全体党员中开展了“争创党员先锋岗”活动,在团员青年中开展了“供水连着你我他、优质服务进万家”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实践了自己的诺言。去年以来,县自来水公司先后为工商业户、残疾人、孤寡老人义务上门服务460余人次,抢修、维修及时率100%,赢得了社会各界和居民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