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街道 “三力齐发”增强农业发展动力
  本报讯 (通讯员 侯存国)阳春三月,乍暖还寒,东平街道尚庄村的蔬菜大棚里却春意盎然,绿色的韭菜,红色的西红柿,翠绿的黄瓜,为这个春天增添了五颜六色。种植户谷华兴奋地向笔者介绍:“现在俺有两个西红柿大棚,一个芹菜大棚,去除成本,保守估计纯收入在四五万元以上。”据了解,东平街道通过培植农业示范园区,对闲置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延长农产品生产链条这三条路子增强了农业发展的内驱力。
  农业要发展,必须有大手笔。该街道在发展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积极流转土地,大力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探索传统种植的提档升级之路。通过外出考察、聘请专家指导,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在北部山区规划发展了万亩名优核桃种植区,在东部规划发展了苗木花卉和中草药种植区,在平原地带发展了有机蔬菜种植区,在西部涝洼地发展了万亩水产养殖区,形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农业种植结构体系;同时,街道坚持“资源变现、变废为宝”的观念,对村集体所有的停产企业、闲置房产、“四荒”资源、水利设施等,采取拍卖、租赁、承包等多种方式综合开发利用,增加村集体收入。回族聚居村——马庄村今年将闲置的村养殖厂和违规占用的宅基地收回后发包给承包人,村集体年可新增收入近50万元;东平街道还为传统农业“寻医问药”,通过延长农产品生产链条破解农产品增收慢这一“顽疾”。无盐村投资500万元建设了樱桃气调恒温库,延长了樱桃的保存期。该街道农业龙头企业行军饮料公司对红灯、大黄等品牌的樱桃进行深加工制作成了樱桃汁。地处山地的东海子村投资130万元建设了东海核桃加工项目,该项目利用核桃皮制作核桃枕头,加工核桃芒制作美味食品,以此拉长产业链,充分挖掘核桃各部分价值,拓宽了农民的增收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