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通讯员 侯存国)春回大地,万物更新。东平街道众多生态在建项目工地上一派热火朝天。据了解,该街道以生态项目为抓手,全面打造“生态街道”,为“美丽中国”增绿添彩。 坚持整山治水。该街道把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一件大事,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对贯中大道两侧3万立方米的建筑面进行了统一粉刷,对临街住户的窗户用红色仿古装饰网进行点缀,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民居观光长廊;在农村,以沿河,沿路为重点,开展植树造林工程,荒山绿化以每年1000亩的速度递增,累计治理荒山3万亩,街道被评为省花园式单位。 他们加快社区改造,推进城市社区的供水、供热、供气、垃圾处理等一体化建设,运用生态理念,大力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实现“路硬化、水治污、环卫设施全覆盖” ,着力打造城乡一体化新格局。目前,74个村居有45个村被评为生态文明村,街道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同时,该街道牢牢把握“转、调、创”主题主线,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低能耗、低排放新兴产业,着力构建无污染、高效益、高附加值的“绿色”新型工业体系,共实施工业技改项目19个。按照“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相统一”的思路,建设了四大农业示范基地和19个生态农庄,贯中园、稻屯洼湿地公园、观山茶园、塘坊民俗度假村成为独具特色的旅游观光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