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 谱写无悔人生 |
3/22/2013 4:57:43 PM
添加人:王京玉
|
没有石破天惊的壮举,没有辉煌荣耀的显赫,在平凡的岗位上,她用爱心筑起了永恒的丰碑。她就是佛山中学的陆冰玲老师。许身孺子,躬耕教坛,勤于钻研,勇于探索,她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获得了众多称赞与尊重。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从教的第一天,她听说了一个学生的不幸:从小没有父母,相依为命的爷爷又得了病。老师们都叹息:“这孩子的学上不长了,真可惜了一个人才。”见到那个长得矮小瘦弱,穿得破烂不堪的孩子时,陆冰玲的心中泛起了酸涩。怎能眼看有希望的幼苗枯萎?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这个学生。尽管父母早就盼着她上班后能帮助家里减轻点经济负担,可当她说出自己的打算时,慈善的双亲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从此, 家中的饭桌上多了一双筷子,她的宿舍里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18年后,当年她资助的那个孩子,已经成了一位部门经理,并专门开车赶到学校来看望她时,给了她莫大的欣慰,更为她的执着追求注入了不竭动力。 求学时,她就许下诺言:愿做一颗孩子们心中永远的启蒙星。尽管星光微弱,却可以照亮孩子们前进的道路。陆冰玲做到了。20年来,她付出了千辛万苦的爱心,千方百计的匠心,千言万语的耐心。为了让聪明好学的许淑敏、许明坤姐弟俩重返学校,她六次家访,说服了那位固执的母亲。她又同情那位母亲:丈夫死了,家里一贫如洗,哪里供得起两个学生?当听到县工商行的捐资助学活动时,她想方设法为姐弟俩争取到五百元的助学金。在班会上,她向同学们讲述了姐弟俩懂事持家的故事,发动全班同学捐款,还带动了全校的爱心大行动。受继母虐待的常玉枝、父母离异的王留银、远离双亲求学的卢学义······这些缺乏家庭温暖的孩子都一一装在她的心底。当时的校长就曾说:“冰玲老师是我们学校最有爱心,最能做事业的好老师。”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她一路做着爱的使者,却很少顾及家人。她从不忘记与学生约定的谈心时间,却常忘记去幼儿园接孩子。每次看见孩子孤独的身影时,她都暗暗叮嘱自己:“绝不能再有下一次。”可是家长会上,她却说:“舍了我自己的孩子,也要大家的孩子。”在儿子做声带息肉手术时,她没有耽误学生一节课,以至于在婆婆那里落下话柄:“冰玲不会疼孩子。”何止不会疼孩子,她更不会疼自己。2010年,她需要做一个手术。为了利用假期养病,不影响开学后上课,春节刚过,她就执意做了手术。因为休养时间短,伤口愈合不好。如今她身体已严重透支,颈椎、胸椎、椎间盘突出;慢性咽炎、支气管炎,药不离身,只要谈教学,她就有精神气;只要有活干,她就脚底生风,忘了病痛。她指导学生征文,其中两次获国家级奖;她自己演讲或指导老师们演讲都获得一等奖;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市县级优秀共青团工作者…… 无论任何时候,她都让自己的课堂充满魅力,让学生如痴如醉。学生说:“课堂上的陆老师永远激情昂扬。”在她的教学日记上,有这样一段话: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发展,是我们神圣的责任!在她眼里,不仅有科学家,还有作家、画家、歌唱家······不论什么样的学生,她都对他们说:“我要把你们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她说的最多的话是“庄稼误了是一季,学生误了是一辈。我们不能对不起学生。”可是她经常对着自己的孩子说:“妈妈对不起你!” 她的手机每晚都开着,就是怕学生有事。有一天深夜,她已经睡下了,接到宿舍管理员打来的电话,她又赶紧起来把受伤的学生送到医院包扎。等回到家时,已是夜里两点。如果说爱自己的孩子是天性,那么爱别人的孩子就是责任。 推进教育大发展 永做排头兵 学校推行课堂改革,已是老教师的她,率先尝试,带头讲课,虽然她已获得县教学能手、市优质课一等奖等,但她乐于剖析自己的缺点让老师们借鉴。在全县新课标说课观摩会上,她的说课得到教育专家的赞扬。无论什么时候,她都敢说:向我看齐!参加省级课程培训和骨干班主任培训,她都要上示范课,在她眼里,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大家都进步,教育才能大发展。 她身兼数职,既是语文教师又是心理咨询师;既是班主任又是学校文艺活动的组织者······她从来都是步履匆匆,却总有干不完的活。 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精彩,也不管脚下有多少荆棘阻碍,陆冰玲始终践行着不变的信念:学高为师教天下人才成栋梁,身正为范育满园桃李沁芬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