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庆海 通讯员 方雷
爱或许是一种天赋吧?自打小他就对野生动物有一种特殊的情结。
他是一名国家特级厨师,命运似乎捉弄他,因“拒烹”野味,数年间曾创下40次失业的纪录。
他是2004年度全国十大法治人物,曾自豪地走上央视最高领奖台。
他是我国首位“绿色厨师大使”,影响和带领众多的“粉丝”义务宣传生态文明,誉满华夏。
他就是来自我县斑鸠店镇的在外务工人员张兴国。
假若野味留下 我就走人
2004年11月4日,辽宁省葫芦岛市火车站。一位瘦弱、疲惫的年轻的东平打工仔踏上了开往抚顺的列车。这一次他准备到抚顺试试运气,作为高级烹饪师的他曾经获得过“中华名厨”的称号,这一次,他希望在这里找到他的第40份工作。
做厨师的苦难经历要从1996年在沈阳工作时说起。他的老板琢磨出对门饭店火爆的原因是经营野味。几天后,老板从广东带来3只鹤、两只穿山甲、8只刺猬。一见它们,他便对老板道:“我不能做。”“不会做吗?”他答:“不是,是下不去手。”老板立刻火了:“不做就走人。”他走之前,没有忘了给鹤喂食,抚着鹤的脖子自语:“你们来了,我走了,对不起,我没本事救你们……”他第一次领教鹤眼含泪水。
他曾这样说:“你到森林里去,没有鸟叫,溪流没有鱼儿,会感到死一般的寂静,有啥意思?”基于此,数年间,他先后40次失业,其中被老板“炒鱿鱼”12次,还曾28次自己辞退自己。工作时间最长不到3个月,最短不到3天,失业率之高完全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之后,他一边为了生计,一边宣传自己的“珍惜环境、保护野生动物”的生态理念,在全国引起了轰动。
鸟儿飞了 我留下伤疤
张兴国出生在斑鸠店镇柏松山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家庭。在采访时得知,他从小就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孩子。或许是一种偶然吧,出生在这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童年时期的他对那些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各种动物,有一种特殊的情感。在他的记忆中,家乡附近的东平湖、黄河滋养了他豪放、执著的性格;村后的柏松山,清山秀水,啾啾鸟鸣,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像小伙伴一样伴随着他渐渐长大,爱鸟、护鸟成为他的自觉行动。
8岁那年,在后山,他发现一只折翅斑鸠,正扑棱着血淋淋的翅膀盯着他。半个月后,斑鸠在他的呵护下痊愈。不久,他惊喜地发现这只斑鸠竟在自家屋后树上筑巢。
“住了三四年,哺育了几十个子女。”他说。从此,他与动物交上了朋友。
一场“冲突”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如今,他的左眉梢有一道大约3厘米长的伤疤,那是他为保护一只小鸟付出的代价。每每回忆起这些,恍如昨日:鸟儿飞了,那道伤疤刻在了脸上,也留在了心里。
“拒烹” 与“粉丝”一起奔走
谈起人生历程,他固执地认为:作为一名厨师,保护生态有一份责任,今天的付出迟早会有回报。这是一个朴素的良知。
1998年是他最艰难的时期,那个时候只有两件事情,要么出门找工作,要么在家反思。也就在那一年,国家出台了野生动物保护法。敢于公开打野生动物招牌的酒店少了,他的日子也开始慢慢好了起来,尤其是当上“绿色厨艺大使”之后。
绿色厨艺大使,是为了从餐桌上杜绝滥食野生动植物而设立的,是由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东方美食学院、东方美食杂志社发起并授予的。2002年,一级厨师张兴国成为我国首位获此殊荣的人。从此,他穿上了特别的服装,更认为有义务、有责任去保护那些野生动物了。
时间久了,他明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必须发动更多的厨师。于是,他展开了一个“拒烹”活动,通过比赛、签名、厨艺交流等形式来宣传“拒烹”野生动物。组织签名时,不但让每一个同意“拒烹”的厨师签上名,还把身份证号码、联系地址和电话,以及在哪个酒店、厨龄多少年都填上,并到公证处公证。随着活动的深入,他了解到:原来也有许多同行和自己一样,为着共同的目标而努力着。
开弓没有回头箭。2008年12月,他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绿色餐饮厨艺协会,直至今日,不惑之年的他仍坚持在全国各地宣传。每每谈起近20年的义务宣传活动,他这样津津乐道,现在国家走上建设美丽中国正轨,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提高了。看到大家都不吃野味了,他感觉到自己是一个特别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