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驾驶员计时培训进入试运行
  本报讯 (通讯员 方雷 贾磊)日前,在县道路运输管理处采访时,主任吕军这样告诉笔者:“我县学车打卡进入倒计时。”目前,我县5所驾校车载计时仪、管理软件等设备已安装完毕,报名学员也已发放学员卡,系统进入试运行状态。自今年4月1日起,初次参加驾驶证科目一考试的学员,须使用培训学时计算机管理系统实施各科目的培训,培训学时达到新《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后,方可预约驾驶证考试;4月1日前已参加过驾驶证科目一考试的学员,依据新《教学大纲》要求增加教学内容,按照原程序预约驾驶证考试。
  据了解,驾驶员培训计时管理系统对驾驶培训中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进行计时,学员基本信息、累计学车时间等都由计时仪实时传输至专用电脑统计、管理,学时达到后学员方可进行交警科目考试。
  练车前,需要教练员IC卡“激活”信息,选择驾驶教学训练项目, 学员插入IC卡进行训练在练完后退卡,系统会自动保存练习时间和里程。凡学习机动车驾驶必须达到一定学时,由安装在理论教室和教练车上的计时仪用IC卡来考核计时。今后,学员学车时间将通过IC卡严格控制,学时不够者将无法参加考试。
  学员凭IC卡学习,教练员持IC卡教学,驾校凭IC卡登记培训记录。“这是从源头加强驾培行业管理、提高培训质量的有效手段,最终实现信息化、培训及考试的有效衔接。”县运管处工作人员介绍,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实行计时培训管理是强化科技管理手段、提升培训质量、加强机动车驾驶人培训管理、强化预防道路交通事故源头管理的重要举措。这套系统启用后,“一人、一车、一教练”的“一对一”教学组织形式将取代以往扎堆等车的局面。
  通过GPS电子围栏定位,教练车超出围栏以外将不予计时,以往驾校培训中出现的“偷工减料”、黑点、黑车等违规现象将得到杜绝,一举改变了模糊学时的教学模式,充分保障了学员的权益,将切实提高培训质量,构筑起道路交通安全的第一道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