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颜丙环 喻春芝
据了解,到今年9月底,全县将完成治安监控系统、信息监控系统和监控资源整合三大任务,建成以治安动态监控为主体,以社会监控为辅助,以图像平台为依托,以信息综合应用为主线的“天眼工程”,在全县形成“二环五线三级”治安防控格局,实现县、乡、村三级视频监控系统全覆盖。近日,笔者近距离感受“天眼工程”行动的轨迹,见证我县“平安东平”建设的工作新举。
一个行动,体现一种姿态,更彰显一种境界。天眼行动,未雨绸缪。
去年以来,我县平安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全县发展大局持续稳定,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但我县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人民内部矛盾凸显、刑事犯罪高发、对敌斗争复杂的态势仍将长期存在,社会治安的动态性、多变性、敏感性特点日益突出,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依然艰巨繁重。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视频监控系统作为现代化的安全技术防范手段,在打击震慑违法犯罪、固定证据、治安防范、服务群众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要手段和必然选择。为此,县委县政府确定建设“天眼”工程,并将此列入2013年为民办的十件幸福实事之一,力争以全新的手段,更精密的武装,搭建“上下联通、协调一致、快速便捷”的社会管理信息网络,不断强化应急指挥处置能力,提高社会管理服务效率和质量。
“慢决策,快实施”,在“天眼”工程建设中,这一理念体现得更加充分实在。
去年年初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实施“天眼、灯闪、巡检”工程,“天眼”工程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期间,本着“慢决策、快实施”的原则,县委政法委、公安局组织专门人员,到我省五莲、沾化和天津津南区进行了实地考察,并组织公安局刑侦、交管、治安、派出所等一线单位多次现场勘察论证;政法委先后80余次召开调度会反复论证,同时,聘请省、市专家进行了指导论证,并在老湖镇进行了先期试点。在此基础上,制订了完善的建设规划,为“天眼”工程的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充分考察论证、科学谋划的基础上,按照“高起点定位、高标准建设、高效率运用、低成本投入”的原则,最终形成了“二环五线三级”的规划方案:“二环”即:环县城、环县域治安防控圈;“五线”即:贯穿105国道、220国道、255省道、250省道、331省道五条主要干线;“三级”即:县、乡镇(街道)和村(居)三级治安防控体系。具体规划建设治安监控4885个、治安卡口18个、电子警察41个、县级视频监控应用平台和社会资源整合平台各1套、乡级社会监控资源整合平台16套、升级改造农村监控1154个、建立交通诱导屏12处、整合社会监控前端设备2506个、接入社会监控和农村监控共6682个。同时,整合数字景区、数字河砂、数字矿山、保安公司联网报警中心等社会监控资源,实现重点要害部位全覆盖。
责任重于泰山,打造人民满意的幸福工程,必须以饱满的热情、扎实的作风、科学的精神、务实的态度去实施。
在“天眼”工程实施过程中,有关部门、单位以讲政治的姿态,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全力做好规划、资金、技术、协调、服务等方面保障。特别是纪委、检察院提前介入,把预防职务犯罪融入“天眼”工程建设各个环节。在建设的同时,按照“三分建、七分管”和“层级管理”、“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把前期规划建设和后期管理维护有机结合起来,制定管理维护办法,明确责任,落实经费,强化更新、维护、保养措施,保障“天眼”工程长效运行。县委政法委把“天眼”工程纳入平安东平建设考核,作为社会管理综合治理考核的重要指标,一周一调度,半月一检查,一月一通报,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坚持灵活运用多种手段破解经费难题,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采取政府主导、对上争取、部门帮扶、企业赞助、单位自筹、建设单位垫支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创造性地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为“天眼工程”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远的将来,遍布全县上空的“天眼”将成为平安和谐的“守护网”、违法犯罪的“震慑网”、社会公德的“监督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