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门“自选动作”打造脱贫攻坚新亮点 |
3/8/2018 6:40:16 PM
添加人:熊金华
|
本报讯 (通讯员 孙和臣)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梯门镇坚持以中央、省、市、县精准扶贫战略部署为指导,在建机制、压责任,在扎实完成“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该镇实际创新“自选动作”,成效显著、亮点纷呈。
富民产业实现高发展。该镇按照“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创新思路发展特色产业”的思路,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贫困群众增收的长远之策和主要渠道,采取能人带、电商促等工作法,培育壮大蔬菜大棚种植等产业,引导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商产业,2017年东瓦庄村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利用中央扶贫专项资金100万元,建设29个大棚,建成之后,优先让贫困户承包,剩余再包给有意愿的农户,承包费的70%按入股比例分红,30%村集体留作再发展基金。通过该项目的实施,可增加贫困人口的土地流转收入、务工收入以及分红收入,顺利帮助全镇73户、126人贫困户脱贫致富。贫困户陈兆行在专业合作社的帮助下,学会了大棚种植管理技术,2017年至少增收2.4万元,让他看到了生活的希望。 扶贫培训提升高素质。扶贫先扶智,技能培训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该镇举办科技扶贫培训班。2017年以来,该镇先后进行柳编技术、农业种植技术培训,培训贫困群众600人次,聘请专家深入贫困村进行技术指导,有效提高了广大贫困群众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的能力。积极开展电商培训班。该镇聘请专业人士来我镇授课,积极为前来学习的群众解决难题,手把手教会群众使用电商平台,让贫困群众在学习培训中长见识、长本领。 “扶贫车间”实现门口就业。脱贫攻坚越往后成本越高、难度越大,为打好硬仗中的硬仗,该镇将山石企业资金优势和本镇劳动力资源优势有效结合起来,中联水泥等21家企业共筹集资金200万元,于2016年底建成了总面积3900平方的8个厂房式“扶贫车间”,一方面为有劳动能力贫困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厂房租金用于扶持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形成了企业援建厂房、镇村招商引商、贫困户拎包就业的新型产业扶贫模式。目前,“扶贫车间”已在该镇生根开花,硕果累累,辐射全镇42个行政村的贫困群众,最终将达到“项目到村、岗位到户、技能到人、政策到家”的目的,实现“群众赢、企业赢、产业赢、支部赢”的目标,并为全镇50多名贫困群众点亮脱贫之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