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卫永远在路上

——县检验检测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张之文创卫记事

  本报记者

  张之文,县检验检测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自我县创建国家卫生县城以来,作为佛山社区创卫指挥部成员,他坚持以坚定的意志和昂扬的斗志,始终做到不畏艰辛、靠前指挥,身先士卒、忘我工作,一直战斗在创卫一线。

干给群众看 不摆花架子

  创卫工作刚刚启动时,由于佛山社区是城中村改造后的新建社区,在建工程较多,工地周边杂草丛生,建筑垃圾、生活垃圾遍地。为了彻底改变社区环境面貌,他带领检验检测中心党员干部成立创卫突击队,深入包保片区,从主街道开始,挨楼逐户发放明白纸,广泛宣传动员。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困难,他冲锋在前,清垃圾、除杂草,一身汗一身泥,从不叫苦喊累,坚持加班加点,打好创卫攻坚战。
  一开始,个别干部职工对创卫工作不理解,认为只是走走形式就可以了;部分群众存在抵触情绪、冷嘲热讽;还有的认为创卫损害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横加阻拦。见他受了不少委屈,亲戚朋友和家人都劝他:人都晒黑了,受累不说,还得罪人,何苦呢!但他却笑着说:“创卫是为了改善大家的生活环境,提高县城的整体品位,又不是为了我个人的名和利,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只是暂时的。我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就应该为创卫工作排忧解难,为百姓干点实事。”在他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包保片区的创卫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带着群众干 冲锋作表率

  焦村村民变居民,虽然住上了楼房,但一些传统的生活习惯仍未改变,乱摆乱放、乱扯乱挂、柴草成堆,占用公共空间种地种菜、畜禽散养等十分常见。为彻底改变这种脏乱差的环境无序状况,他积极帮助村两委出主意、想办法,利用村里的广播喇叭轮番动员,与工作人员、村干部一起登门入户做工作。通过耐心细致地宣传教育,加上他带领的创卫突击队实干精神的感化,百姓对创卫的认识逐渐转变,大家的心齐了、行动一致了。他与村两委干部带领群众一起动手,开展了为期半月的集中整治。当一车车垃圾运出去,一座座楼房清理出来,一条条道路冲洗干净,一块块土地种上花草树木,畜禽不再遍地跑,臭水沟与地下排污管网疏通后,整个小区的居住环境焕然一新。百姓纷纷反映,整治后,沟里的臭水没有了,环境干净了,蚊子蝇子少了,晚上睡觉也踏实多了。
  创卫以来,他坚持单位、社区两边跑,除了忙好包保片区的创卫工作外,单位分管的业务工作从不耽搁;虽然工作非常辛苦,但是他总是有使不完的劲,没有过过一个休息日。特别在创卫暗访和明查的两个关键阶段,他几乎没有一天是晚上十点前回家,也没有一天是六点前不出家门的。“在焦村忙创卫哩,晚上吃饭别等我了”,这是我们经常听到他在电话里和家人说的话。


主动当街长 长效保成果

  县创卫办建立“街长”长效机制,社区指挥部要求各包保单位推荐街长人选时,他第一个站出来说:“算我一个。我在社区忙了半年多了,与村里群众和沿街商户都熟了,方便开展工作。”在担任街长的日子里,他坚持每天早晚到责任路段进行巡查,帮助环卫工扫街道、拣垃圾,清理绿化带杂草,对巡查中碰到的乱停车辆、占道经营、乱扔垃圾等行为及时劝导制止,处处皆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渐渐地,他与责任路段的环卫工人成了“亲戚”,与小区村民、沿街商户成了朋友。“转过来啦,坐下歇会吧。”“不能再麻烦你了,我自己扫就行。”暖心的话语成了打招呼的日常方式。
  在创卫工作中,张之文同志做了一定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创卫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他深知,成绩意味着过去,创卫永远在路上,只有让创卫成为群众自发的行为习惯,东平的创建国家卫生县城方能结出硕果,方能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