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希望的田野上

  记者 李平

  初冬时节,万物萧条,接山镇满村的农田里却是一片忙碌景象。放眼望去,东平甲瑞果蔬产业园内一片现代化高标准果蔬温室大棚拔地而起,一排排布局整齐的高标准钢架结构大棚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园区内,工人们正在紧张有序地忙碌着,挥汗如雨中,一座座大棚主体起来了,一排排沟槽挖好了……据园区相关负责人介绍:“现在正在建设的是园区一期工程,主体工程、道路、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排水设施正在施工,明年6月底前完成智能温室、覆膜、供水管网、供电等工程,所有工程完工之后将会投入使用。园区建设坚持高标准、高效能推进,完善水、电、路、网、渠等基础配套设施,配备自动温控、水肥一体化等物联网装备,高标准建设沟、路、渠等基础配套设施,确保排灌自如、雨住水退。园区内高标准大棚、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等基础配套设施均采用国内先进技术,种植品种均采用名优新特品种,种植技术推广实施现代农业最新技术。
  在施工现场,记者见到正在协调服务的驻满村市派第一书记邴永,通过攀谈,记者了解到,东平甲瑞果蔬产业园由中国扶贫协会和东平甲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打造的一家集高效农业、采摘、加工、观光为一体的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园。该总投资3.5亿元,规划面积3000亩,计划建设500个现代化高标准果蔬温室大棚,主要种植网纹瓜(哈密瓜)、羊角蜜(甜瓜)等果蔬优质特色新品种。工程分三期建设。其中一期工程总投资5000万元,占地420亩,建设大棚90个;二、三期工程总投资约3亿元,计划新建大棚400余个,同时建立健全仓储、物流、加工、餐饮、观光等配套基础设施。
  邴永说:“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党建工作中去,让我们的党建工作富含企业特色将是园区党建工作的特色。”园区将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园区基层党组织,完善好党的各种规章制度,充分发挥好党员示范带头作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打造成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康的坚强战斗堡垒。
  “园区将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的发展思路,做好生态农业发展文章。”园区总经理潘月进说,“在主导产品培植上,园区将以绿色有机产品为主,采用现代化的物理、生物技术方法,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推行绿色有机种植技术。”在环境打造上,该园区强调项目的整体规划和设计,项目的绿化、美化、亮化做到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在生产生活方式上,突出规范化、精细化管理,严控各种垃圾以及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同时积极推广实施“生态循环”技术,发挥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叠加优势。
  “示范园区建设以农民土地流转为主要方式,要让他们在建设中得到实惠,在产业发展的同时得到收益。”园区相关负责人说。园区将大力发展“种植+加工+旅游”基地,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精”农业、做“强”加工业、做“优”第三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农业新六产。同时,积极发挥园区的致富带富作用,吸纳周边村庄贫困户和剩余劳动力入园打工,发展物流、加工、服务等产业,建立健全各种新型农业合作组织,最大限度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集体增收,打造更加紧密的园区、村集体、新型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民“四位一体”的利益联结体,实现发展的多方共赢。正在参与大棚主体建设的村民王大叔告诉记者:“这个项目不孬,现在除了流传土地的租金,我在基地打工也可以挣一部分收入,以后日子会越来越好!”
  “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反季节果蔬2000余吨的生产能力,实现项目年收入约3000余万元,净利润800余万元;园区全部建成后,将实现营业年收入约1.2亿元,净利润2000余万元,年产农产品20余万吨,可带动100农户300个就业岗位,人均增收5000元。”潘月进谈起园区的未来发展信心满满。
  下一步,产业园将继续完善配套设施,大力抓好产业建设,坚持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生态立县结合,实现乡村产业化,积极发挥科技示范、龙头带动作用,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持续发挥中坚作用。同时,产业园立志打造“智慧农业”,发展“智慧生产”“智慧管理”“智慧观光”“智慧物流”,真正实现园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无缝链接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