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茹:风起于青萍之末 |
11/8/2019 9:00:10 AM
添加人:王京玉
|
2017年1月,北京,雪花儿飞舞寒风刺骨,首都迎来了一年中最为寒冷的季节。而此时,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演播大厅里却是笑语欢歌春意盎然,首届《全国中老年春节联欢晚会》正紧锣密鼓录制中……
现场,流光溢彩高朋满座,山东代表团陈茹女士一曲《党啊亲爱的妈妈》高亢嘹亮激情迸发,中气十足且颇具穿透力的嗓音惊艳四座,令人叹为观止。 陈茹,何许人也?溯源而知:她是东平县教育战线一名辛勤园丁。几十年来,她为挚爱的基层教育事业呕心沥血,为实现儿时的音乐梦想矢志不渝;从黑发到皓首,总有一个信念支撑着她在理想和现实之间游走,在理性与感性两端切换。 她的人生犹如一首激越澎湃的歌跌宕起伏,百迴千折。 音乐 温馨少年梦 上世纪五十年代她出生在今彭集街道赵楼村一个世代务农的普通家庭。生活没有眷顾这个幼小的生命,从懵懂记事起,清贫及劳作就相伴左右。但上苍为你关上一面门,必定会打开一扇窗,是音乐青睐了她,大自然里以及身边鸣奏着的千变万化各种声响律动似魔法一般俘获了她幼小的心灵,令她痴迷、向往、专注、倾情而无法割舍。 农村街头的腰鼓队是她音乐启蒙的第一位老师。尽管那时的精神文化生活极度贫乏,但人们追求喜庆的天性永远不会泯灭,最常见的就是每逢大的节日庆典、集体活动等,中小学的老师们总要组织一部分学生举着用彩纸做的小三角旗在村里喊着口号游行。为了吸引关注,游行队伍的前面总会有一支穿着艳丽服装、英姿飒爽的腰鼓队为之助兴。铿锵有力、节奏鲜明的鼓点,变化有序、上下翻飞的彩带都深深吸引着年幼的陈茹。每逢这时,她总要随着鼓点和音乐的节奏在队伍里手舞足蹈又蹦又跳,为此她不知被大人们拎出来多少回。有一次甚至被一脚踹出老远,但这并不能阻断她对音乐的挚爱,每一次她都倔强地噙着满眼的泪花,继续回到队伍里随音乐起舞,合鼓点前行,让身心陶醉在这无限遐思之中…… 学校是她人生出彩的第一个舞台。她在苇子河读完小学,初中、高中就读于原东平五中(彭集)。上学期间她的音乐特长得到充分施展。凡是学校安排的文娱活动甚至是当年人民公社组织的万人大会上,她说唱就唱从不腼腆,甭管是独唱、领唱、指挥、舞蹈都能做到开阖有度,收放自如,声情并茂,颇受有关领导和广大群众的肯定和欢迎。或许在那时,上天就有一双眼睛在关注着这个颇有艺术潜质的女孩。 音乐,伴她走过童年、少年。她坚信,对音乐的坚守和梦想,总有一天会突破现在的自己。 追梦音乐 那沉重的翅膀 1985年令她终生难忘。那一年,她已在基层教育战线辛勤耕耘了十几年;那一年,她已组建了家庭,肩负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责任;也是那一年,山东艺术学院在全国范围内招生,泰安地区有幸分到一个指标。一石激起千层浪,不知有多少人为此逐梦路上,但最终,她成功了,从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被山东艺术学院音乐系录取。喜讯传来,在东平乃至泰安教育界都引起不小的轰动,祝贺、赞誉、惊叹等溢美之词不绝于耳。 当手捧大学《录取通知书》、即将进入仰慕已久的艺术殿堂的那一刻,她反而平静了,坦然了,回望来路甘苦自知,她感谢自己为实现梦想的坚韧和执着,更难忘那些甘愿握发吐哺、不弃宵衣旰食的日日夜夜…… ——攻克器乐演奏关。她深知打开艺术之门绝无捷径可走,只有筚路蓝缕、笨鸟先飞。她从借用单位的一台风琴起步,走上了艰辛的备考之路。为不打扰邻居,她封闭了家中所有门窗,心无旁骛苦练弹奏技巧,甚至到了废寝忘食夙夜不懈的程度,最后她的双手指尖从麻木、红肿、脱皮一直到微微地渗出血水,每弹一下都疼得钻心,但她仍以顽强的意志力坚持再坚持…… ——工作之余“恶补”文化及音乐理论课方面的短板。夜深人阑,灯光昏黄下,总有一个柔弱的身姿如雕塑般趴伏在小餐桌旁,文理哲艺史等各种教材学了一遍又一遍,笔记做了厚厚的一大摞,感觉困乏时就赶紧起身用冷水洗几下脸,有时实在困得不行,书本从手中“噗啦”一声滑落到地上,人也激灵一下从睡意中惊醒,赶紧频频拍打双颊、揉揉太阳穴抖擞精神继续看书。周日她干脆带上课本、干粮和水,早早地来到村外的草垛旁,拽一把草铺在地上,倚着草垛就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忘记了时间、忘记了一切,好多时候都是被孩子拽着衣角踏着一地晚霞回家的。 己亥季夏,笔者和她面对面,她的思绪又一次沉浸在三十多年前那阳光灿烂且充满挑战的大学时代。 ——感恩那些曾经的老师们。虽然她凭自己的努力走进了大学校门,但相较于那些年轻的学友们,她的理论和艺术功底是相对较差的。可她又庆幸遇上了一批热忱、敬业、有很高艺术素养且惜才如金的好老师,像系主任毅军,授课老师侯波,对她的学习和生活都关爱有加,特别是学业二年,她有幸得到了知名声乐教授王音璇的悉心教诲(王教授培养出了彭丽媛、王世慧等著名艺术家和歌唱家),使她的音乐素养和声乐水平得到质的提升。 ——因知识结构欠缺,入学时她识别五线谱的水平基本为零,入学后她又拿出了高考备考时不服输的倔强劲儿,稍有空闲就一头扎进琴房里,不论有或没有老师进行指导,她都对照着教材和琴谱下苦功练习。最终在课业测试中,她的五线谱专业成绩达96分,全系上下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毕业时又面临着一次人生的艰难抉择。1987年国家首次推出“双向招聘”政策,因她的专业成绩突出,东营市文化局向她伸出了橄榄枝,希望她到那里任专职艺术讲师。对此虽有过几多思忖和迟疑,但她毕竟始终难舍家庭的浓浓亲情,难舍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故土,更难舍家乡孩子们那一双双渴盼她归来的炽热眼神,最终她义无反顾地回到家乡。 32年后,我曾问:“您后悔当年的选择吗?”她没有正面回答,但却带着坚毅的表情摇了摇头。至此我一切的疑惑都有了答案。 让生命共音乐翩翩 从1972年投身教育事业至2009年退出工作岗位,近四十年来陈茹为全镇的幼教事业和青年教师的进步提升付出了全部心血,她亲自设计和践行的诸多教案和教改成果荣获县级表彰并在教学中推广实施。退休后,她仍不甘沉寂,老有所为,让生命与音乐共舞,谱就璀璨人生的第二华章。 ——尽其所能潜心辅导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先后20余名农家子女走进高等学府,指导的青年幼师中有5人考入泰山学院相关专业。 ——大爱无言奉献社会。2010年起,自费兴办幼儿托育班,对适龄留守儿童予以重点关照。其中就有一名儿童因先天性轻度脑瘫而导致弱智并伴语言障碍,为此她花费了三年半的时间不厌其烦对其进行一对一的启发式教育,该儿童最终能正常发音并顺利接受了义务教育。多年来,她不顾自己家庭的困难,每学年都尽微薄之力资助数量不等的贫困学生,使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当家长满怀感激地送来一面面锦旗时,她一次次地真切感受到“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幸福和满足。 ——晚年因奋斗而精彩。退休十多年来,她热心参与各种公益性文艺演出活动,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殊荣:2017央视(中央电视台,下同)第一届中老年春晚山东代表团团队奖;央视《盛世中华》中秋晚会歌手奖;央视全国才艺大赛“十佳歌手”奖;2019年被央视网“大型活动栏目组”聘为签约特邀歌手;2019中国大众音乐“歌声飘过70年”原创词曲《东平,我的家园》入围入选奖;2019丝路国际文化艺术节展演金杯奖。同时她还数次受邀参加各省级卫视的文艺节目录制,并于2019年荣膺山东电视台“唱响五洲共筑中秋”齐鲁行中秋晚会形象大使。 喟叹平生,她如是说:人生一世离不开世俗,但精神可以徜徉在音乐里。 机会始终垂青有准备且为梦想而奋斗不息的人。 陈茹如此。世事皆然。 (周长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