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颜晓萌
在美丽的伊水河畔有一座小城,古老又充满神秘,传说曾经有鸾鸟居住在那里,它就是栾川。位于河南省西部,东与嵩县毗邻,西与卢氏接壤,南与西峡抵足,北与洛宁摩肩,素有“洛阳后花园”和“洛阳南大门”的美誉。2018年12月12日,被命名为第二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生态兴则文明兴。建设生态文明,关系国家未来,关系人民福祉。2019年,栾川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优先实施“生态立县”战略,把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作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具体行动,以创建国家空气质量二级达标县为目标,着力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实现“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全面落实河长制,扎实推进“四河同治、三渠联动”,伊河水污染防治工程有序实施;全面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PM10、PM2.5、优良天数实现了“两降一升”,全县4个县级、12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这个做了几十年山水文章的城市,已经形成了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栾川经验”。栾川县通过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促使一些工矿业转向了旅游业,同时对一些工矿企业进行了整合。如今栾川县的矿山企业坚守环保底线,向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经济转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除了工业上的治理外,栾川县在水污染治理、大气治理、农村生活环境改善等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同时,为形成全民推进生态文明的良好社会风尚,栾川县大力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全面推行绿色生活方式。低碳出行、绿色社区、生态城市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主基调。
栾川用发展事实再次验证了多次强调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产业的发展,生态环境的改善给栾川县老百姓的生活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几年,随着栾川的环境越变越美,旅游业的发展也越发兴旺。许多青年回到了家乡开始创业,依托旅游业的发展生意也是越来越红火。
没有灵魂的山水是无味的,没有载体的文化是缥缈的。在寻找城市灵魂时,栾川也在秉承“文化的真实、文化的善意和文化的审美”,坚持向真而求,向善而行,向美而往。未来,栾川发展必将跃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山水人文之城。一座既有极高颜值,又具有趣灵魂的城市。
做为东平,和栾川一样,青山绿水、先天禀赋的生态资源是一笔既买不来也借不到的宝贵财富。栾川县通过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生态旅游发展,为栾川人民创造了一座金山银山,东平也应借鉴先进经验,继续坚持“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路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把失去的绿水青山找回来,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在长远生态环境和短期经济效益的选择中,东平主动而坚定选择绿色发展的道路,希望通过80万东平人的不懈努力,也能打造全国知名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东平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