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姥爷·老槐树
  我的老家是一处普通的农村院落,院子中间有一棵老槐树。扭曲粗大的树干,杈丫的枝干,无不呈现年代久远的沧桑。又因为这棵槐树是姥爷栽植的,又让这所普通的院子浸透了温暖而心酸的故事。
  姥爷以84的高龄离开我们已经有40多年了。他一生勤劳节俭,面带慈祥,与人和善,一生劳作致使严重背驼、手打颤。晚年在我们家度过,他一生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只留下了一棵家槐树。
  说到这棵家槐,得从上世纪60年代中叶说起。有一天姥爷在他不足一分地的菜园里意外发现了一株树苗,仔细一看,竟是一棵家槐,顿时眉开眼笑,自言自语地说:“真是颗救命的树啊!”于是找来许多树枝、木棍把树苗保护了起来,以防虫鸟的伤害。
  在姥爷的护理下,这棵幼苗长得很快。第二年春天已有一人多高,手指头粗细,然后就刨了下来,徒步从苍邱赶到我们家,把这棵树栽到我们院中,(那天家中无人,都不在家),然后又徒步回到苍邱。为了栽这棵树,往返十多里地,等我们回到家,发现多了一颗家槐,当时我们特别高兴,因为在那个时候得这种树很不容易。
  几年下来,这个树长势很快,已有碗口粗细,当时在我们艰难的生活中真帮了大忙。春天枝繁叶茂,采摘一些,做槐芽稠菜饼、菜糊豆,沾点盐气,吃得津津有味。趁着叶嫩,晒起一些,以备夏天和冬天的使用,并且还帮着左邻右舍前来采摘,共同享用槐叶所带来的美味。回忆起来,在那个饥寒交迫的年代,衷心感谢这棵槐树,使我们度过了无数青黄不接的春荒。
  时过境迁,一晃50多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前后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槐叶当主食的年代一去不复返了,偶尔喝上一顿槐芽粥,体验一下过去的生活,真乃别有一番风味。
  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这棵槐树已不再年轻,和人一样也苍老了许多,树干已结了厚厚的硬痂,出现了树洞,但整个树头仍然茂盛,覆盖了大半个院落,微风吹来,哗哗作响的树叶,像在诉说50多年里发生的变化和院内所发生的一切。
  这棵老槐树,已经在我心中长成一道风景,是对姥爷无尽追思的心境。                                    (颜丙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