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平 通讯员 刘若冰
多年来,他扎根交通战线,历经二十余载风雨兼程;多少次,他通宵达旦盯靠工地一线,牺牲个人休息成为家常便饭;多少天,他和广大职工并肩作战以上率下,在岁月更替中他的威信与日俱增。他,就是县人大代表,县交通运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其林。
一名众人交口称赞成绩斐然的局长,一名热爱交通事业胜于自己的局长,他把全部的心思和精力都投入到东平交通运输事业快速发展中,对每一条道路能准确叫出名字、标出方位。当选为县人大代表以来,他积极向上反映问题、献计献策,解决百姓关心关切问题。他说:“我在交通上干了20年,让东平人民走得出、走得畅,这就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初心和使命。”
作为一名来自交通运输行业的县人大代表,他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坚定“生态立县”一条路子,发展绿色交通,科学规划,绘出东平交通新“蓝图”,全面抓好“党建、发展、民生”三项重点工作,实现东平交通事业高质量发展。
取缔“三无船舶” 还湖面一片清净
漫步晨光杨柳岸,碧波荡漾东平湖。站在东平湖畔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湖面犹如明镜,独特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前来游玩,品一品东平美食,游一游东平湖,成为很多旅客的首选。但是,一些“三无”船舶私自拉客,家庭渔船装载旅客游览东平湖,成为旅游市场和群众中不和谐的音符。
陈其林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进行深入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和暗访调研,一些沿湖群众受利益驱使,使用“三无”船舶装载旅客游览东平湖。这些“三无”船舶船龄长、船况差,经受不住风浪的影响或外力的撞击,一旦遇到险情无自救能力,而东平湖水域面积广阔,水下环境复杂,不适宜发展小型自用船舶或渔业船只用于载客娱乐项目,这些“三无”船舶就像东平湖上的“不定时炸弹”,牵动着他的心。
为切实维护我县水上安全秩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消除水上安全隐患,确保社会和谐稳定,他多次向上反映问题,收集大量基础资料,引起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取缔“三无”船舶非法载客势在必行。2019年,我县开展东平湖水域“三无”船舶非法载客集中清理、取缔行动。县交通运输局联合有关部门,快速行动,严厉打击,东平湖水域三无船舶载客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东平湖又恢复往日的平静,东平水上交通秩序得到有效净化。
实施隔离带建设 架起绿色生态长廊
俗话说,“道路通,百业兴。”交通示范引领,经济才能更好提升。为了打通东平湖“湖东”“湖西”快速通道,陈其林积极抢抓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重大机遇,围绕东平湖大生态带建设,全力推动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项目建设。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项目投资达3.46亿元,长度达17.03公里。该项目将拆除沿线所有违章建筑、违规餐饮场所,并迁移乱搭乱建摊位,建成后将成为居民生活区与东平湖风景区的分界线,保障湖岸线的整洁美观,对于彻底解决沿线居民污水、雨水直排入湖,保护东平湖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9年8月15日是让人兴奋的一天,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项目开工了,为了这一天,陈其林付出了太多。斑鸠店镇玉斑堤、银山镇南堂子、昆山到处都留下他奔走的足迹。查看道路走向、考察沿线障碍、优化路线方案,征求意见,他一刻都没有停歇。他说:“我们会高标准建设东平湖沿湖生态隔离带,将道路建设和东平湖生态紧紧结合,不断完善,科学设置驿站、公交站站点、生态厕所等基础设施,增加道路两侧绿化,修一条生态路,守护东平湖一湖碧水,与群众共享得天独厚自然美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身为县人大代表,陈其林更深知自己肩上责任沉重,唯有勇担责任,履职尽责,做交通引领表率。对于下步打算,陈其林表示,我们将继续坚持“生态立县”,发展绿色交通,牢记人民嘱托,打造碧水青山,做靓湖区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