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家的小树林 |
8/25/2020 8:40:48 AM
添加人:王京玉
|
姥姥的家,在老湖镇西三村,离我们有四、五里路。在姥姥家里,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她家的那片小树林。
小树林是姥姥家东院的空地,面积不大,有三间宅基地那么大。它的三面都是一米多高的墙,全用碎石块垒起;另外一面是姥姥家西院的东墙,用的是较大块黄石头。在这道墙的北端有一个木栅栏门,人可以由此进出。 只要去姥姥家,这片小树林是我必须光顾的地方,成为最喜欢的去处。 小树林里有洋槐、榆树、枸树、桃树、楝子树,还有花椒树等多种。我推测这些树大多都不是专门种植,而是自己长出来的。不然的话,没有那么杂乱。里面也有姥爷种的梅豆角、丝瓜、茄子以及别的蔬菜。因为这里植物多,聚集了许多小动物。尤其在夏天,这里是它们的天堂,也成了我的乐园。 听着树上的知了叫,我就叫姥爷给我弄个逮知了的工具:一根长长的蚊帐杆子,顶端绑上一根竹扫帚的细枝,枝尖系个“活套子”。不要小瞧这个套子,系它可是个技术活儿。必须系成“活扣”,才能方便收紧。而它的材料,要用牛或马尾巴上的长毛。当时的我就不会系,只好每次都请姥爷帮忙。他无论有多忙,对于我总是有求必应。 等姥爷系好后,我就拿着跑进小树林里去逮知了。树都不算高,我在树下随着知了的叫声搜寻。由于知了多,不一会,我就能逮到好几只。为了防止知了再飞走,我把它们的长翅膀掐去一部分。 我最喜欢的是“叫知了”(公的)。“哑知了”(母的)不好玩,就都放走了。对于“叫知了”,有时我可以让它们进行爬树比赛,看哪一个爬得更快、更高。有时拿手轻轻一碰,有时甚至不用碰,它就会叫,声音特别宏亮。太响时,我要用手捂起耳朵。每当姥爷、姥姥看着我逗知了玩的时候,他们就都笑得合不拢嘴。 “蜻蜓蜻蜓高,老鸹叨;蜻蜓蜻蜓矮,没人逮……”这是小时侯看到蜻蜓,嘴里常常念叨的儿歌。雨后的小树林里,多的是蜻蜓。它们好像知道雨天将要来临,都早早地在花椒树上选择好自己停留的树枝。蜻蜓喜欢在不高的树上休息、躲避,等风雨过后再飞出去。这样一来,花椒树自然成为它们最为理想的栖息之地。因此,也很容易被捉到。 雨一停下,我就去捏蜻蜓。趁着蜻蜓翅膀上还沾着雨水,它飞不起来,用手指可以去捏它们(捏住翅膀)。那会儿的蜻蜓很好逮。它根本没有要飞的打算,不需要小心翼翼,就可轻松捏到手里。 我把逮住的蜻蜓用线拴起尾巴,让它们在空中上下翻飞。姥姥常说:“蜻蜓是庄稼的好朋友,每天要吃掉好多害虫,可不能伤害它们。”看着蜻蜓翩翩起舞的样子,我感觉好开心。不过,因为有姥姥的嘱咐,最终这些蜻蜓我都会放走。 在姥姥家的小树林里,我还可以从榆钱树上粘铜壳郎,到枸树上抓天牛,还可以爬到桑树上去摘桑椹。姥姥家的桑椹,黑中带红,酸里有甜,好吃。 俗语说:“外甥是姥娘家的狗,喂饱了就走。”说真的,小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感觉:在姥姥家,如果没有了好玩的,就要闹母亲,要回家了。 这些事情大都发生在我的孩童年代。上小学后,玩的时间没有那么多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跑到姥姥家去了。再后来,上了中学、大学,以至于上班,就更没有时间去姥姥家了。但是,值得庆幸的是:每年黄花园三月三会的时候,姥姥都要来我家住上几天。她老人家喜欢听花鼓戏,坐到戏园里,一听就是多半天。姥姥每年来时,我都给些钱,让她买戏票和吃的。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昔日的小树林,早已消失,变成了大舅的家,再也找不到了。姥爷、姥姥也己经走了多年,睹物思人,往日故事,历历在目。现在姥姥家正在实施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程。之前的老房子已列入拆除计划之中。据说,将在那些宅基地上,建设生态种植园、绿色观光园,把山、水、林、田、湖、草等的保护与建设容纳在一起,进行综合治理与开发,这些将成为东平“生态立县、绿色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想,姥姥家原来的那片小树林,确实是太小太小了。而如今,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那儿将要建设的植物观光园,其范围包括好几个村庄,规模够大,且独具乡村魅力。到那时,我一定要去,亲身感受一下姥姥家小树林的美丽嬗变。 (韩清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