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城 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
9/30/2020 9:00:08 AM
添加人:熊金华
|
本报讯 (通讯员 王潇)近年来,州城街道紧紧围绕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这一目标,强基固本,不断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真正把文化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
打造阵地让群众对文化生活场所满意。该街道抓好群众文化活动阵地建设,确保各类活动项目的开展,活跃阵地活动的娱乐氛围。街道利用专项资金、第一书记帮扶,新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固定的文化活动场所,统筹运用现有资源,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设施较为完善的文化教育活动场所。目前,街道71个村基本达到了每个村庄都有文化站、图书室及其他各功能室,群众有健身场所,坚持各活动室的正常开放,农家书屋定期更新书籍、订阅报刊,积极做好各项活动的管理和服务工作,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并搞好室内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美观。这一举措让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及时娱乐、充电,科学文化素养和身体素质不断提升。 组建队伍让群众对文化生活形式满意。全街道现每个村都有至少一支群众文体活动队伍,如太极拳队、舞蹈队、花船队、舞龙队、腰鼓队、健身队、民乐队等。为使各文艺、健身队伍能够不断发展提高,并保持正常开展活动,街道文化站积极加强参与各队的指导、帮助和协调工作,鼓励和促进群众文体队伍的健康发展。街道还成立了南门鼓韵、张庄剧社、聚友缘三个剧社,培养发掘了以张金桓、张树春为代表的“草根明星”40余名,为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几年来,街道几支民乐队的演出演奏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队伍人员更精干、更加适合群众的需求。剧社、广场舞队伍更是成为群众日常健身、街道举行演出活动不可缺少的一支生力军,并多次参加街道组织的各类演出活动。 定期培训让群众对文化生活质量满意。街道举办乡村太极拳骨干培训班,组织80%以上的行政村参加太极拳培训,集中培训时间不少于1周。根据县老年体协为每个乡镇(街道)安排的教练组,到每个行政村进行培训,掌握24式简化太极拳套路;骨干培训班结束后,各村组织太极拳习练队伍,由文体骨干到各村巡回指导。坚持以展演促培训,以比赛促提高。街道文化站还不定期举办文艺骨干培训班,共培训文艺骨干36人,其中参加广场舞的有24人,豫剧12人。通过文化艺术培训,扩大了农村文艺队伍,培养和发展了一批文艺骨干,提升了群众文化生活质量,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推动了农村文化繁荣和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