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信息港公益

公积金查询社保查询违章查询

热点新闻

银山镇巧设载体 弹好创先争优“三步曲”

来源:今日东平报 时间:2011/3/26 第1494期 第3版:社会关注

      本报讯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银山镇党委结合农村基层实际,按照党员好参加、群众看得见的原则,分类设计活动载体,进一步把活动载体具体化,确保每个党支部都行动起来,每名党员的工作热情都激发出来,周围群众都带动起来,弹好“三步曲”,唱好“大合唱”,促进了创先争优活动有效开展。
      弹好“前奏曲”,打造一流高效“团队”。在机关、各站所党支部抓学习,开展每人每月至少精读一本好书、撰写一篇心得体会、每季度组织开展一次面对面交流“三个一”活动;积极开展由党政领导带头讲理论文献、讲政策法规、讲时事政治、讲创先争优的“小课堂”活动,深化对创先争优活动重要性的认识;深入开展机关纪律作风整顿,组织党员干部集中学习《关于领导干部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工作纪律的若干规定》、《银山镇机关纪律作风整顿实施方案》等文件,进一步增强机关工作人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自觉投身创先争优;搞好承诺结合,将党员承诺与党员示范岗、党员先锋岗、结对帮扶等主题实践活动有机结合,采取“一帮一”、“多帮一”等有效形式,对困难群众进行物资、科技、信息、教育、创业等多种形式的帮扶。目前共结对帮扶98户,制定帮扶计划50个,解决贫困家庭就业45人。
      弹好“主题曲”,培养村级工作的“行家”。为发挥村党支部在农村创先争优活动的关键作用,该镇进一步规范了村级班子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严格落实《村级管理规范手册》,通过实行重大村级事务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实现和保障党员群众对村级事务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完善并严格落实《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意见》,科学规范管理村级集体资金、资产、资源,有效减少了干群矛盾,做到让村民放心、让干部安心。对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内容进行细化量化,规范公开的内容、时间、形式和程序,健全监督机制,接受村民监督;对于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及时召开村民代表会议,将讨论结果第一时间向村民公示、将政策向村民宣讲,对于村民直接反映的问题,监督小组同村“两委”沟通促其及时解答,消除干部与群众间的隔阂,促进了村务、党务工作的规范化、透明化。同时,引导各村以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生活质量为根本,邀请农业专家进行农技知识培训,每年至少免费开展12期;加强了村级综治办规范化建设,实现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一站式办公,形成了镇、村、户“三级”共同管理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发挥村便民服务室的“调和”职能,为村民提供零距离服务,2010年全镇共成功调解村级矛盾纠纷20起。
      弹好“进行曲”,开拓创先争优新“渠道”。他们实施“信息互动”工程,搭建QQ互动、手机短信和座谈交流平台,建立外出务工党员QQ群,通过“飞信”、“农信通”等移动信息平台,适时将镇党委的新政策新举措、创先争优活动进展情况、家乡的新变化等通报给外出务工党员,使他们能够经常了解党组织的活动情况及家乡的建设情况,激发他们参与家乡建设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为家乡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提供信息、在各自岗位上创先争优。农忙或者过节期间,针对外出务工党员大量返乡的实际,以村为单位,召开外出务工返乡党员座谈会,向他们通报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对有回乡投资创业意向的党员,明确专人跟踪联系、提供服务。同时紧紧围绕“为家乡争光”主题,在外出务工党员中大力开展比技术学习、经验积累、观念更新,争当返乡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先锋;比宣传家乡、推介银山、广交朋友,争当招商引资为家乡发展作贡献先锋;比遵纪守法、诚实劳动、诚信经营,争当树立银山良好形象先锋“三比三争当”创先争优活动。截至目前,全镇外出务工党员为家乡引进项目6个,引进资金560万元,创办生产服务项目15个,创业带动就业365人。                          (张如芬)

主办:东平报社 协办:东平信息港

鲁ICP备05007463号

Copyright 2010 jrdp.sddp.ne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